第四一七章 传承[第2页/共2页]

“将军所言的那一腔热血,不过是自我安抚的话罢了!”

李二憨...

林羽堂听了冯大春的疑问,低头沉吟了半晌,干脆放下碗筷,决定好好与这后生说道说道。

“起码明日,吐蕃雄师得空攻城了,我等还可安生一天。”

只见老帅伸出三根手指,“已经三千余年了!”

因为,真正的大战,另有前面等着他们呢!

“郎君可愿听老夫讲个故事?”

“老夫再问你,这三千多年间,我中原族人从偏居关陕一隅,到俯视中原,再到现在,幅员万里,四海臣服。”

杜宏才...

赵勇盛...

冯大春情里还想着那十个袭营的老卒,那点点星火在心中面如何也挥之不去。

“我们始终占着这天下间,最好、最大、最富庶的一块地,为甚么?又凭甚么?”

“......”

林羽堂闻之淡笑,反问道:“那你说,从炎黄治世,至本日已经多少年了?”

王四郎...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错愕难懂。谁能晓得。经常挂在嘴边的“中原后代、炎黄子孙”。本来是这么回事?

林羽堂见大伙儿听的欢畅,持续道:“炎黄之名传至周时,天子不再以血脉辨别己异,而是将尊奉周礼、礼义之人概以同类,以辨别于四方与周朝为敌的部落。”

而这统统,只因十位白发老卒的奋勇一搏!

说着话,老帅留下几人扼守城楼,紧盯吐蕃意向。余众则是回到营房,抓紧时候用饭歇息。

“......”

“......”

“......”

“以是,‘礼节之大谓之夏,服章之美谓之华’,我炎黄子孙,故称中原族。”

只闻老帅持续道:“那岭南之地,是百越族人的祖宗地;巴蜀之地,是古蜀国的祖宗地;西域各族也向来没有甚么安西都护府,包含现在的靺鞨、契丹各族。”

“哦。”

“四方敌酋,亦称之为四夷。”

杜宏俊...

冯大春干脆把饭碗扔下,凑到林羽堂面前,“那老帅你从速说说,这个炎黄子孙、中原族甚么的,和你说的那一腔热血,有何干联?”

“但是,你可知,西汉另有一个苏武,身陷敌营十九年不肯受降,是为中原之名节。”

林羽堂想了想,道:“太古之时,炎黄二帝结合中原各部落,败九黎氏而初定天下。”

“就在这里!”老帅指着脚下的黄沙,“就在玉门关下,耿恭回到中原,连同袍泽、救兵,只剩十三人!”

“更在上书天子之时写到: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冯大春有点心急,“老帅就直说吧,到底咋回事呢?”

郎国源!

林羽堂的发问,让冯大春一世人等愣了愣,随之一瞪眼,“这有啥好说,这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地,就该是咱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