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章 辽国廷议[第2页/共3页]

又有人涌身而出帮腔:“若只是往南朝走一遭儿,就有受馈之怀疑,那么南朝使者还往萧大人府中去了呢!萧大人那边,又受了多少好处?萧大人本日反对燕云租界之议,必定是欲擒故纵,包藏着一肚皮祸心要在我大辽作怪,还请我主万岁明察!”

马人望颤巍巍上前陈词:“想当年,我大辽兴宗天子亦曾谋取关南十县,惜乎功败垂成,宋使富弼‘北朝与中国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言犹在耳――然本日,我主万岁不费一兵一卒,张弓只箭,便可坐得关南十县地,此功业足以告于太庙,以慰先皇也!后代史乘,若提起此事,必谓我主万岁于克绍箕裘以外,尤能发扬光大――如此一来,上取英主之名,下博辅臣之誉,合法当时也!”

但是,耶律余睹固然大义当头,情愿捐弃前嫌和马人望站到同一战线,但他本来的盟友――一样反对燕云租界之议的萧奉先却仍然是一意孤行,又站回了耶律余睹的对峙面上。

萧奉先一听,心中暗喜。这恰是:

这一下语惊四座。要晓得,耶律余睹不久前还是马人望燕云租界的果断反对者,是反对派们的魁首!明天何故俄然一下子就转态度了呢?

此言一出,世人恍然大悟――我说如何大奸臣大赃官萧奉先俄然间大义凛然了起来?本来倒不是其人一时吃错了洗心革面的药,而是为了报私仇,以是才要和南朝做个仇家。

有那萧奉先的翅膀见主子跟夙敌又斗上了,顿时顾不得燕云租界了,吃紧出班奏道:“我主万岁,这耶律余睹出使南朝,必受了南朝之馈,是以包藏了一肚皮祸心返来我大辽作怪,还请我主万岁明察!”

当下义正辞严地喝道:“朝堂之上,天子威仪地点,岂是大臣吼怒之地?还请萧大人自重!”

萧奉先欣喜赞叹道:“此恰是我主万岁胸怀旷达,有包容六合之雅量,臣子们千万不及!不过――”

萧奉先便伏地大哭起来:“万岁啊!臣弟萧保先,于年初辽东东都城之乱中殁于王事,而害死臣弟之首恶,便是畴前梁山的阿谁智囊智多星吴用――此仇不报,焉肯许他家燕云租界之议?”

符来袖内围方解,锥脱囊中事竟成。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化。

耶律余睹那一派系的人不干了,当即跳出来道:“话要说在明处,钱要丢在响处――你说余睹将军受了南朝奉送,哪只眼睛见来?在万岁面前如此揣测大臣,深文周纳罗织罪名,用心不堪,请陛下将这等奸臣推出斩首!”

天祚帝耶律延禧坐在上位居高临下,将众臣子的表示都看在眼里――同意派当然是从者云集;反对派先是不知所措,但听了首级耶律余睹的陈情后开端改弦易辙;另有清闲中立派的乐见其成……一时候,耶律延禧不由得龙心大悦――只要明天搞定了燕云租界这摊子烂事,自家就又能够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往山中射猎去了!

却听耶律延禧悠然说道:“如果女真人真的来了,我有这五百多包的珍宝珠玉,又有两千多匹日行三五百里的快马良驹,若能与南朝约为兄弟,再加上西夏也有甥舅之亲,走到那里,还不都是快欢愉活地过一辈子?萧卿,你说呢?”

听耶律余睹说得雄浑,便有很多人喝起彩来,然后很多辽臣都纷繁出班,站于马人望、耶律余睹身后,七嘴八舌叫道:“我主万岁,臣等亦附议!”

不但与耶律余睹同一阵营的反对派们都傻了眼,连辽国天子耶律延禧也愣住了,惊诧好半晌后,天祚帝方才回过神来问道:“爱卿附议,却不知是何事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