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请罪书(书单欠更三)[第2页/共2页]

开封,赵光义翻开孙悦的请罪书,上面竟然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千个字,但要说这是请罪书吧,除了开首,用了个‘罪臣孙悦疏’以外,愣是一点认罪的相干笔墨都没找着。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这小子是怕我砍他的脑袋,在威胁我呢。”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父老之道也…………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批驳之义,以制奖惩,亦忠诚之至也。”(刑赏忠诚之至论,全文将近一千五百字,就不消来水字数了,有兴趣的朋友能够百度,这是苏轼的成名作。)

这文采,啧啧,估摸着全天下也找不出来能与之比肩的了吧。可你拿这玩意代替请罪书,这可就有点看不懂了,最关头的是,本身的大哥光是在一旁听,就听的一副如痴如醉的模样,还连连的点头,仿佛终究找到了知己普通,脸上的赞叹之色只要不是瞎子就都看得出来。

“当然,此战他实在是立了大功了,在我内心,他这是堪比慕容延钊破潭州一样的功绩。败仗,我打的多了,我大宋也并不缺能打败仗的将军,但,我大宋能不杀人而定天下的,可只要这么一个啊!我之前说的可不是胡话,此子,有仁心,有手腕,有大勇,又不陈腐,乃是我赵宋百年江山奠定之人。”

要晓得李处耘只是监军罢了,慕容延钊才是这十万雄师真正的统帅,加上他参军几十年的无敌声望,很快就将一场大乱给停歇了,一封八百里加急送进京,请官家降罪,剩下的,就是看孙悦和李处耘他俩谁的命更硬了。

…………

说实话,这篇策论写的是真特娘的好,的确是赵光义自看书以来读过的最好的策论了,有理有据,但说的不过还是仁义乃奖惩之本的那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