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血色玛瑙[第1页/共3页]

还未等刘辩细想,便有下人禀报导:“陛下,太皇太后在河涧(注1)归天了。特此六宫鸣钟以示记念。”

注2:刘苌原为解渎亭侯,董太后的丈夫。

刘辩将唐姬悄悄地推开,走下床榻,幽幽的说道:“朕不谙政事,退居闲宫,太后当政,何来君主?爱妾,朕虽愚,但却晓得这天下,迟早不是朕的,现在这宫闱以外早已经是金戈铁马,杀声一片,朕只是假装不晓得罢了。乱贼迟早是冲要进宫里来的,朕还是先弃了这万乘之冠也罢。”

唐姬见刘辩伤感起来,便上前楼主了刘辩道:“陛下切莫这么说,这天下事陛下的,几个乱党又岂能让陛下动了弃冠之动机呢?臣妾还要伴随在陛下身边,平生一世啊。”唐姬说到动情之处,不由潸然泪下。

唐姬俄然愣住了跳舞,屏气凝神的听着甚么:“陛下,仿佛是屋外有鸣钟之声。”此时,刘辩也听到了这沉闷的钟声,一阵阵的袭来,他不由得内心紧了一下,口中说道:“不好,六宫鸣钟,该是宫里有人不吉。”

两人紧紧的相拥在了一起。刘辩抚摩着唐姬柔滑的肌肤,胸前那串赤色玛瑙珠串在红色的肌肤映托下,莹润剔透,红润光鲜。他有些猎奇,便问道:“爱妾脖子上的这串红玛瑙真美,朕看你每天都带着。爱妾喜好红玛瑙,朕让宫里玉匠再打造一条。”

张让抹了把眼泪,道“太后,老臣恐怕等不及返乡保养天年,就死在了乱贼刀下......”张让此时老太毕露,灰白的头发,再也没有了以往的严整,干枯的耷拉在了两鬓旁,他蒲伏在地抽泣不已。

张让怔怔的看着何太后,面无神采道:“太后,我等臣子们此主要大难临头了,这武夫董卓给您的信里,全篇杀气腾腾,威胁太后诛杀我等寺人们,还说,已经带着万千人马冲向宫来了,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段奎上前说道:“老臣以为,唯有将大将军措置,方能停止事太生长。大将军晚节不保,听信反党袁绍的馊主张,要将我等朝中众臣斩尽扑灭,其实在的目标是要谋反朝廷,弹劾太后,篡权王位,如若太后不听老奴们的刚毅,老奴们只要坐以待毙的份儿了。奸臣不除,国无宁日啊。”

常侍们也晓得,这应当是何太后的推让。皇上不谙政事,终究决计的还是何太后,待退朝以后,常侍们聚在了一起,一个暗害也在这滂湃大雨的夏天滋长了。

“好.....好一个国安宁。”刘辩为唐姬鼓掌,接着道:“爱妾公然才调盖世,不愧是颖川郡的才女啊。朕有你,幸也。爱妾的催促,朕受之。”

没等赵忠把话说完,何太后嘲笑了几声,她口中迸出了几个字:“袁绍,应当就是这贼民,勾引军中各位将士乱我朝纲,哎......只可惜我兄长也不分吵嘴,帮着袁绍......”

张让和常侍们,另有何太后各有所思,他们仿佛都同时嗅到了灭亡的气味。宫墙外,不时传来流民的呼声:“清君侧,诛寺人。清君侧,诛寺人.....”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的传进了宫闱里。

皇上晓得刘协对于董太皇太后的感情的。弟弟自小就是祖母董太后扶养长大的,见刘协泪流不止,刘辩也只能不断地安抚着他。

何太后抬高了声,道:“此事还需和皇上商讨,何将军乃朝廷重臣,是皇上的国舅,又是哀家的兄长,措置之事非儿戏,容哀家与皇上商讨以后,再做决计如何?”

“不,张大人,你等不必归隐山野,哀家还需求你等大臣们为哀家指导江山,哀家不能没有了你们.......”说到这,何太后有些哽咽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