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八路军节度使――第十六章 :国之根本(5)[第1页/共4页]

他缓缓问道:“君侯可曾反过来想此事?为何太宗贤明武勇,却折戟于辽东,而高宗名为暗弱,却数战而定高丽百济,设乐浪、熊津、鸡林三郡?”

这一问顿时问到了李文革的痒处,他用心沉吟了一下,一面清算着思路一面缓缓开口道:“君侯这一问实在文革幼年也曾有过,但是翻过一些图志以后便豁然了。”

柴荣两只眼睛盯着李文革问道:“以大将军的目光,多么兵才气够称得好兵?”

柴荣是极聪明的人,于军事上也很有天禀,李文革得如此明白,那里还会不懂,当即恍然大悟道:“大将军是,唐军伐高丽,凡是跨海以舟师均获完胜,凡是陆路以步骑均未得全胜?”

柴荣吃了一惊,这年代一个营满编是两百到三百人,但是吃空额的征象到处可见,不要处所藩镇,便是朝廷军队中一个营缺编四成都是普通征象,只要属于皇家直属力量的殿前司军和侍卫亲军是满编的,一个新虎帐就有两百五十人体例,的确是很让人吃惊的事情了。

“大将军麾下一个新虎帐便有两百五十人的体例?”

这不是本身的观,作为一个很荣幸早一百多年穿越了的抄袭者,李文革心中暗自对岳飞同道了句对不起。

“哦?”张亮在汗青上名声并不好,最后死得也非常窝囊,柴荣一向没有过于重视此人,此时听了李文革的话,却不由猎奇起来。

随即他问道:“既然及太宗朝,毕竟是大将军本宗,太原另有一事要就教大将军,还望大将军不要藏私,倾囊以教……”

“大将军,延州现有多少兵额?”

柴荣怔怔看了李文革半晌,方才幽幽轻叹道:“现在才知大将军能在短短一年多时候内由九品队头成为一方藩镇,实非幸运。河间王兵法,关陇治兵的渊源,公然非同可……”

李文革安闲答道:“君侯没当过兵,疆场之上,死伤最重的常常便是新兵,这实在并非因为新兵的技艺比老兵要好,也不是新兵没有老兵聪明,而是因为新兵在疆场上过分严峻。君侯晓得,人一严峻,口中就会发干,喉咙也会发紧,话的声音都会变得沙哑。乃至有的人极度严峻之下,张口大喊却发不出一丝声音,脑筋里冒死想着拔腿疾走,却就是迈不动两条腿,越想快跑越跑不快。这便是新兵,老兵经历过战事,经历丰富,即便是面对着血肉横飞的搏斗场面,老兵也能相对安闲,该跑动跑动,该厮杀厮杀,耳朵里能够听得进号令,固然这不同常日不大,到了疆场上倒是存亡之别。是以口中有唾无唾,是辩白新兵老兵的绝好体例。普通老兵便是在白刃冲锋身边袍泽不竭倒下之际仍然能够安闲冲锋,他们乃至能够辩白哪些箭矢兵刃会对本身形成伤害哪些却不能,有些经历丰富的乃至能够在乱刀从中通过身材的行动来躲避伤害。末将军中便有几个如许的老兵,他们每次一战下来都是遍体鳞伤浑身是血,但是最后医士给他疗伤却发明均是皮肉伤,不到两三天工夫,他便又生龙活虎了,反倒是很多受伤比他少的弟兄伤重很多,有得要歇息疗养两三个月,有的乃至便残废了……”

李文革笑了笑:“君侯,辎重兵体例当中有两个新虎帐,每营两百五十新兵体例,雷打不动,这两个营的新兵转入战兵体例以后,新虎帐的临时营官队官会再招募五百新兵停止练习,这是末将军中的规制。故此辎重兵员额不会因此减少……”

李文革笑吟吟头道:“恰是此意。君侯且想,自汉以来,辽东一向为外族窃据,自高丽鼓起,在辽东筑城,大城池均筑于要道险塞,而该地与中国隔断数百年,又经历了五胡乱华之乱世,中原对其门路山川早已不复熟谙。自陆路进兵,则雄师粮道连绵数千里,且一入秋冬之季,大雪封路天寒地冻,辎重给养运不上去,人或许还好,而牲口马匹没有草料相济,天然大半折损死去。反之若跨海征东,雄师粮道全由水军运送,再冷得气候,也不至于将茫茫大海全都冻住,而船只靠风力而行,不费野生力量,高丽百济水军式微,在大海上有力与我争雄,是以唐军出兵时乘船,登岸以后粮道补给均由水军维系,故此仗便是打上一年也不会有太大题目,撤兵时雄师登船,数日之间便撤得干清干净,敌国不能出海,没法在归路反对攻击。君侯请细想,是否是这么个事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