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二王一后[第2页/共5页]

宫卫军都批示使耶律蛤抚着髯毛,幸灾乐祸地笑道:“好啊,前几年,我们大辽前后出了几个背叛,内哄不休,让那宋国看了笑话,捡了便宜,趁我大辽得空他顾的机遇一举灭了汉国,嘿嘿,现世报来得快,现在宋国的杨浩也反了,河西十九州,两三百万子民呐,宋国这一下可要自顾不暇了。”

萧绰心中想来此时应当正悔怨不迭、寝食难安的大夏国天子杨浩现在却正一摇一摆,很有雅兴地踱着步子:“嗯……,汴梁赵官家现在想必已是鼻孔冒烟了,上京萧太后怕也正在进退两难,提及来,现在唯有我这个始作俑者,还能云淡风轻,气定神闲,呵呵,我现在独一要做的,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罢了。”

萧绰不答,转向北府宰相、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室昉,问道:“爱卿如何看?”

殿中文武听了哈哈大笑,纷繁起哄道:“不错,不错,他想从我们大辽借兵,就得向我们皇上称一声父皇。”

他转向众文武,目中微微暴露嘲弄之色,笑道:“诸位大人,仇敌的仇敌,就是我们的朋友,这夏国,我们还是要帮的。起码这夏国对我们的好处,要强过汉国多多,不过嘛,他总得支出些代价不是?要他这位大夏天子,向我们三岁的小天子称一声父皇,我大辽才扬眉吐气,你们说是不是?”

赵光义端坐龙书案后,展开那封所谓的大夏国使臣送来的立国圣旨,细心地看了起来。卢多逊、张洎、曹彬三人已经看过了这封圣旨,对其内容了如指掌,现在只是谨慎地察看着赵光义的神采。臣子做了盟国,太尉成了天子,如此大逆不道,圣上肯承诺才怪。

萧绰端坐上首,眼波盈盈一瞟,说道:“诸位爱卿,还是说回正题吧。杨浩一统河西,建国称帝,宋帝恼羞成怒,必定再发雄师讨伐西北,杨浩这大夏国天子的宝座能不能坐热乎还两说着呢。现在,杨浩以大夏天子的身份遣使来朝,欲与我国建立邦交,并但愿我朝能予以帮忙,不知诸位爱卿有何观点?”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萧太后眉峰轻敛,秋水凝愁,悄悄地叹了口气:“事前全不与我筹议,过后就来要我做这做那,欠你的么?冒莽撞失的称甚么帝,称王也比称帝好呀,你这不是逼着赵炅与你决一死战,连个回旋的余地都不要了么,我有我的江山、我的子民,一举一动岂能草率决定。你现在必然悔怨不迭,愁得寝食难安了吧?”

伏望大宋国天子陛下,亲贤臣,远小人,睿哲成人,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防之患。至诚沥肯,仰俟帝谕。”

郭袭沉吟半晌,说道:“以我辽国现在景象,不宜与南朝大动兵戈,杨浩本宋臣而自主,非人君所能容,南朝天子现在会做何反应尚不得而知,万一他不计短长、不吝统统……,为防我朝牵涉过深,臣觉得,当慎重其事,可先答允与夏国邦交,看看南朝行动,以及他这夏国倒底有有力量,如果扶不起的一场闹剧,我大辽也不必去趟这趟混水了。”

耶律休哥道:“不错!杨浩既然称帝,最大的顾忌,必是宋国的雄师。最大的倚仗,独一我辽国虎狼,嘿,这世上哪有那样的便宜事,叫我们白白的出兵帮他?用一个儿天子的称呼,调换一个帝位,谅他也不会回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