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姜维[第1页/共7页]

姜叙想了想,重重的点了点头:“这何尝不成,万一事情失利,也算为我从兄留下一点血脉。”

“义山,你如何能这么看我?”姜叙脸胀得通红,他是有些踌躇不假,但是要说他一点忠信之心也没有,这也不是实话。他猛的站起家来,沉着脸说道:“我姜家有从兄那样的忠臣,当然也不会有助逆的懦夫,我固然不是甚么饱读贤人典范的大儒,但是这点道义还是晓得的。你说吧,要如何干,我大不了陪你就是,不就是项上这颗人头吗,有甚么大不了的。”

“这但是件功德。”阎温附和志:“你可去和你外兄姜伯奕筹议一下,我估计他不会反对的。”

杨阜唯唯喏喏,看着暴怒的马腾,不敢回话。

“姜维?”贾诩想了想,摇了点头说道:“诩未曾传闻此人。将军无妨向杨义山探听一下,他应当很清楚。”

“回将军。”杨阜凛然应道:“马将军三万雄师围城,城中独一守卒两千余人,众寡差异,但我冀城军民并未放弃,部属与从弟杨岳、杨谟、别驾阎大人、处置赵大人等人竭尽尽力,一起上城,于城上布半月阵,严阵以待,阎大人更是不顾性命伤害,潜水向将军大人求救,我冀州本是想与将军大人一起夹攻马将军的。何如救兵虽至,却久久不至冀州城下,城中派出的求援也无一例外的被马将军斩于城下,韦大人也是无计可施,只得为城中百姓计,屈身相从。部属无能,未能看破马将军之计,有负韦大人厚意,不敢请将军宽恕,请将军惩罚。”

杨阜点点头,想了想又说道:“话虽如此,我担忧车骑将军还是不太信赖我们,他提到了姜家的姜维,话语当中非常看重,或许是在提示我们送质。我想姜家在冀城归正也不余裕,倒不如让他进了将军府做个小吏,一来能够取信于将军,二来也给他谋个前程。孙伯符的儿子孙绍都在府中做个书佐,也不算屈辱了姜维。”

“呵呵。”曹冲干笑了两声,把话题扯了开去:“那就让韦仲将去和杨义山谈一谈吧。”

曹冲好言劝了两句,请马腾自行便利。马腾连连鞠躬,流着泪悲伤不已的退出了正堂。杨阜还跪鄙人面,一声不吭的等着曹冲发落。曹冲没有说话,拿起桌上的青瓷碟子里的点心尝了尝,又喝了口香茶,抬开端看了杨阜一眼,表示中间的孙绍将碟子送到杨阜的面前。

“小子吴郡孙绍,现任将军门下书佐。”孙绍浅笑着说道。

“嗯,你如果能保持现在的心态,我还能有甚么担忧的呢。”曹冲笑了笑,想起姜维的事来:“我另有件事问你,天水四姓里有个姜家,姜家的环境你应当比较清楚吧?”

杨阜紧跟了一句:“将军,这个前提,马将军必然不会承诺的。”

杨阜扭过甚看着孙绍,见孙绍的脸上闪现出一丝与他的春秋极不相称的慎重,不由得有些奇特,赶紧拱了拱手问道:“不知中间如何称呼?”

第二十三节 姜维

曹冲没有说话,他也正在考虑这个题目呢。李严和孟达的调令固然已经出去了,但他们要达到辖地并完成任务,只怕没有半年时候做不到。并且关中的新政方才开端,千头万绪很庞大,这时候和马超兵戈,明显不是个好机会。

杨阜急道:“将军,我等也稀有百人,如果击其不备,一定没有胜利的但愿,纵使有差,将军在城外也无甚可担忧之处。冀城的百姓已经遭了马超的残暴,又怕甚么抨击?只要能为韦大人报仇,我等不吝此身,请将军也莫作妇人之仁。”

杨阜点点头,又接着说道:“第二件事,你看看,哪些人是你能信得过的,我们先集合起来商讨一下,看看我们手中究竟能有多少力量,然后再看看如何行动,胜利的能够性最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