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7章 一念之差[第1页/共3页]

孙尚香微怔,终究明白过来,忍不住笑出声来,又感觉这么做有些不当,赶紧一手掩嘴,一手连摇。“不不不,我才不是最短长的呢,嘻嘻,嘻嘻。”

孙策点点头。“智者千虑,不免一失,白玉微瑕,不损美玉之质。时候不早了,你们早点歇息吧,明天再依着新思路议一议,拟个合适的计划出来。”

“孟子?”

孙尚香眼睛一翻。“那你说说,谁还能比伯言更短长?”

许攸歪了歪嘴。“你情愿去王号,向他称臣吗?”

“是的,家从祖得了一部《孟子章句》,是太常京兆赵公邠卿的高文,家从祖甚是喜好,说是与君侯新政意旨有附近之处,便花了些心机研习,厥后还与赵公通了手札,若非赵公年高,说不得便要请到吴郡来讲学了。家从祖研习半年,有些心得,我回籍探亲,他便将此书传了我一些。”

“最好不去。”站在台下的许攸背动手,跟着公孙度向中军大帐走去。

郭嘉摸摸她的头,笑道:“我跟你说啊,伯言固然很短长,但他的确不是最短长的。不但不是最短长的,连第二短长都算不上。”

孙策摇点头。“他固然短长,却算不上最短长。”

徐节不美意义地扯了扯孙尚香的袖子,低声说道:“三将军,公私有别,不成人前失礼,要不然……我也得受罚啦。”

在孙策的印象中,孟子是儒家诸子中最具民本认识的一个,那句“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便是出于他之口,就因为这句话,到了明朝,《孟子》固然被列为四书之一,孟子却被从孔庙里赶了出来。

孙尚香眨眨眼睛,如有所思。“那倒是,伯言固然短长,比我大兄还是要略逊一筹的。他本身也说过,论诡计,我大兄略有不敷,论阳谋倒是当世无双,深知本末之别,纵使敌手有百般奇计,在我大兄的堂堂之阵面前也不堪一击。我大兄算得一个,那另有谁?”

“当然。”许攸信心满满。“孙策固然很强,但他有个致命缺点。只要抓住他这个缺点,我便有信心击败他,说不定另有机遇取别性命,一战定胜负。”

许攸连连点头。“升济,你忘了我与你说的吗?孙策要的不是辽东的人丁,他要的是辽东的战马,除非你情愿将辽东的好马都送给他,再向他称臣,甘心为其牧马,不然他是不会满足的。现在朝廷有凉州,贾诩占并州,张则、刘备战幽州西部,孙策能够觊觎的只要辽东,舍此而谁?”

“无妨,你又没说错。”孙策指指一旁的胡座,表示陆议坐下。陆议规端方矩地坐下了,却不敢昂首,孙策转头看了一眼,见孙尚香站在身后,目光灼灼地看着陆议,不由暗自发笑,让孙尚香、徐节也坐下。“此次回吴县过年,季宁公为你讲了甚么书?”

郭嘉拱手应喏,诸葛亮等人也见礼退下,各自去歇息。陆议走在最后,孙策勾了勾手指,表示他近前来。陆议走到孙策面前,咧了咧嘴。“君……君侯,我……我不是成心在背后……”

世人早就明白了孙策的调侃之意,见郭嘉又在孙策的意义上加了一层,让一贯大大咧咧的三将军都不美意义了,不由捧腹,方才因争辩而生的戾气也在不知不觉中淡了很多。虽说他们不会因为陆议提出了一个更好的建议便以为陆议强于过他们,但是刚才孙尚香转述的陆议之言却让他们有所震惊,一时候神情各别,不免惭愧。

“孟子。”

“哈哈哈……”孙策拍拍孙尚香的小面庞。“你这么说,谁还敢站出来?好啦好啦,你说谁最短长谁就最短长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