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纳木卓想起本身上辈子编撰的清朝别史大观,又生出一股啼笑皆非的感受。

许是因为准噶尔对天子的意义太大,乾隆在体贴火线环境的同时,也想到了纳木卓。在与富察皇后筹议以后,便经常以皇后驰念家报酬由,让皇后招又是弟妇、又如女儿普通的纳木卓进宫说话,将傅恒作战进步途中非军事奥妙的事如有若无的讲给她听,好安一安纳木卓的心。

纳木卓几近是强忍着笑意,才气面色普通地看着此时在儿子面前严父严肃尽失的傅恒:“你是经年老将,我只等你大胜返来就行,福灵安他到底是没见过血的,你十几岁头遭上疆场时我未曾伴在你身边,今时本日,也只能体贴一下你的儿子。”

可纳木卓还是忍不住担忧。

不等乾隆将目光移向独一没表态的保和殿大学士, 傅恒就已抢先一步,走出文臣步队,力排众议, 赛过战战兢兢踌躇不决瞻前顾后的其他臣子,如早前金川之役无人附和一样, 毛遂自荐自领军赞之位,成为乾隆出兵独一的支撑者。

他是真的对安定准噶尔极有信心,而非一时打动之下支撑天子。

其实在数年前的金川大捷后,乾隆就将准噶尔这个一向以来的芥蒂列入打算, 时候筹办着出兵清楚旧患。没想到的是此次提起,不止汉臣畏首畏尾, 就连满蒙大臣也都点头禁止。

乾隆十九年四月初八,傅恒与二哥傅清一同领兵出征,随行的另有他年仅十四岁的宗子福灵安。

她已是做了两次母亲的人,没发觉时还无感受,发觉以后立即想到启事,请来太医诊脉,成果果然与预感的一样。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