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公孙北海镇山东[第1页/共2页]

“臣,必甘脑涂地,以谢陛下隆恩!”

“公孙爱卿。那,孤就加封你儿公孙伯明为我虎贲校尉,公孙仲平为步兵校尉,念你季子公孙叔才年不及加冠,封赏就先记下。及加冠,则封越骑校尉。此番安排,不知公孙爱卿对劲否?”

――――

“臣不敢。”公孙仰的头埋得更低了。

世人一看那人的官服,立即把本来的支撑之声重新咽回了肚中,而那武官步队中未曾出列,却悄悄与公孙仰沆瀣一气的夏侯阙倒是面色一紧,心道要坏。只要那公孙镇北面上还看不出有任何的窜改。

“公孙爱卿?快快请起!”正在公孙仰还在心中策画的时候,赵符也终究报完了他所说的贤才,退回了文官行列中。这时范韵才方才想起了另有一名功臣跪在地上等待叮咛呢。

“坊间戏言尔,陛下请勿当真。”

“赵符,其心暴虐啊。”夏侯阙闭上了眼睛,不再看向朝堂的景象。这类状况,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军功侯能够干与的,如果冒然插手此中,只会肇事上身罢了。这个时候,明哲保身才是正道。至于公孙仰?他嘿然一笑,死道友不死贫道,大难临头各自飞吧。

“陛下另有甚么疑问?”

“故公孙将军所求,老臣窃觉得不当。且山东之地事关严峻,为京畿之地北方流派,如果有失,则必为北胡蛮夷所趁。倒不如让公孙将军前去北海都,北可震慑草原诸蛮,南可镇守山东群寇。如此必可保无忧矣。”

“好!壮哉!真是壮哉啊!公孙仰上前听封!”听罢此言,范韵忽地站了起来,额顶垂下的冕旒一阵闲逛,身上穿着的真龙也是一阵张牙舞爪,他病态的脸上因为冲动而出现了一阵较着的红晕。

“夏侯公,夏侯公慢行!夏侯公留步啊。”一出宫门,公孙仰也不管其别人非常的目光,利市提朝服,小跑着到了夏侯阙的身边。这个时候,夏侯阙才假装是刚看到他的模样,回身和他持礼相拜了一下。

讲到了这里,他又停顿了一下,侧侧身浅笑地看着公孙仰,嘴中不断。

“不知公孙将军,所来何事啊?”夏侯阙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此言一出,他身后的群臣立即色变,群情纷繁。此言看似忠心,倒是凶恶非常。明里是让公孙仰获得北海之地的节制权,且按祖例凡是朝中大员外放为官,则官必加一级,回朝后必然会更受重用。但是实际上倒是变相地让公孙仰分开了京都,阔别了朝堂,公孙家历代积累下的基业就全都化为乌有了。并且公孙仰的官职是镇北将军,在有兵符的环境下,最多可调用五万雄师,平时可有私兵一千,驻扎在城外虎帐中与羽林军混住。这般远调,实在就是废了他的兵权。

“公孙爱卿啊,你可有甚么话,还想对孤说的?”

“孤,还传闻,你有三子,皆是胸有韬略,德才兼备,唤作公孙三山?”

“孤,现在就封你为北海都都守,监山东曹,加封你为明德侯!食邑一千户!”

“谢天子隆恩!”

“回陛下,臣愿镇守北海,北胡之乱一日不除,臣一日不回京都!”说着,他又跪了下去。

“赵师且慢!”

“哈哈哈!公孙爱卿莫不是心疼季子?如果有才之士,当为国所用啊!”

“赵师所言甚是啊。那公孙爱卿,你可愿替孤镇守北海?”范韵笑着点了点头,看向了神采微变的公孙仰。

“臣,情愿。”公孙仰低头下拜谢恩。赵符也是躬身一拜,回身欲退回行列中。却又被华帝禁止。

“启禀陛下,老臣觉得。”他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一边的公孙仰。“老臣觉得,山东诸都兵变已平,则宜安其民气,养其民力,疗摄生息,当遣一能臣,二三帮手管理,则不过两三年可使山东民力规复如初,此方为正道。而公孙将军虽为英烈以后,师从管侯,晓畅军事,乃国之栋梁。然不通民政,不视农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