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堂是土木布局的藏式平顶修建,是塔尔寺修建中范围最大的。其修建面积近2千平方米,是具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经堂,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它是寺院喇嘛集合诵经的处所,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个人打座诵经。内部陈列非常讲求,饰有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合座林立;另有贵重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绘有藏式气势的图案斑纹,彩画细致活泼。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全部经堂五彩缤纷,都丽堂皇。在1千多平方米的屋面上,遵循宗教法制和西藏传统艺术、装有铜制镏金的金鹿轮、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把一个单调的草泥平顶打扮得灿艳多彩。远眺平顶,金碧光辉,给人以严肃之感。

塔尔寺塔尔寺本来有完整的行政、宗教构造体系。其行政构造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部和尚经堂集会,由总法台主持,下设噶尔克集会和大吉哇。噶尔克集会是全部和尚经堂集会的常委会,由法台、大襄佐、大僧官、大老爷和六族干巴构成。大吉哇是噶尔克集会和全部和尚经堂集会的履行构造,由3名吉索第巴(总管全寺外务的大老爷、卖力对外联络的二老爷、卖力财务的三老爷)和办理庶务的四老爷及藏汉文秘书各1人构成。大吉哇下设办理全寺粮食的“哲康”、卖力印刷典范的“巴日康”,并卖力办理驻西宁办事机构金塔寺。宗教构造的总卖力人仍为总法台,下设总引经师和大僧官各1人,统领四大学院,各学院设有本院堪布,堪布下设格贵(僧官)和经头。现由寺管会总理全寺寺务。目前共有寺僧800余人(此中活佛11人,首要为阿嘉、却藏、色多、却西、嘉雅、米纳、扎西、本布尔、杨家等,完德63人)。

塔尔寺塔尔寺是藏区非常驰名的寺庙,最吸惹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或晒大唐卡,别名“展佛节”

小花寺别名长命佛殿,是为七世达速喇嘛念长命经而建的,故名长命佛殿。它已构成一个小型院落。正面为硫璃砖墙凸起的小门,小巧新奇。院内种有菩提树,树叶富强,浓隐蔽日,洁净文雅。殿内塑有释迦牟尼等佛像三十多座。木刻浮雕,层层堆叠,佛龛背景,雕木绘金。手工雕饰高深详确,是塔尔寺木刻艺术的结晶地点。其形状为二层代檐廊重檐歇山顶、屋顶四角翘起,斗拱精美明快,如同一幅美好的木雕画图。

塔尔寺八宝快意塔,位于寺前广场。传闻,这八个塔是为记念佛祖释迦牟尼平生当中的八大功德而制作的,建于1776年。其外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潢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另有一个佛龛,内里藏有梵文。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千米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别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记念黄教初创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义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坐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天下重点文物庇护单位。塔尔寺是青海省梵学院的最高学府,现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经院),藏语别离称为参尼、居巴、丁科、曼巴札仓。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掸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1座修禅。17年后的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复于塔之南侧制作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范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