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六五 昂然直面[第1页/共1页]

县衙大门两边的墙呈“八”字形,往外撇,所谓“八字衙门”即由此而来。八字墙上可张贴布告、榜文,公布科举测验登科成果等。有的讲究一些的县治,会贴着八字墙加上顶棚和栅栏,称“榜廊”或“榜棚”。而八字墙内里,已型的不拿正眼儿看了。

%77%77%77%2e%64%75%30%30%2e%63%63/

鼓楼正面开了一座朝南的大门,这道大门,实在就是县衙的正门,也就是第一道门-有的县有鼓楼,鼓楼下开门为县衙正门,有的县没有鼓楼,便以一道浅显的县门代之。而普通这个县只如果有充足的财力,定然是会建起一座鼓楼来的,毕竟此乃是脸面,更算作政绩。像是阳和县这等大县,各色修建不但一应俱全,并且分外建的高大一些。

董策眼中杀机一闪而过,便也站在那儿不说话,两人便是这般大眼瞪小眼的,在这儿对峙起来。这县衙院内非常宽广,大堂的两侧配房乃是吏员办事之六房地点。其漫衍为东侧是吏、户、礼三房,西侧为兵、刑、工三房。粮科、马科及承发房、铺长司等科房职司也别离摆列于摆布配房中。这六房,便是对应的中心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对应的权力也是仿佛。每一房内都有管事之人,都有多少个办事职员,上面更有差役行走。一个县固然在吏部有体例有记录的官员只要三个,但是真正的办事人/一/本/读/小说 ybdu..员倒是不止百人,若不然这一个诺大的县如何能够管的过来?即便如此,大明朝的县以下基层政权也是根基瘫痪,都靠着处所乡绅保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