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困兽[第1页/共2页]

使者态度当然傲慢,但是又能如何呢?

据多尔衮所知,自明军北伐以来,朱由检对于蒙古各部,可谓软硬兼施,不择手腕。

旬日前,察哈尔部派来使者,向多尔衮豪格等人传达了崇祯天子旨意。朱由检催促清国尽早将孝庄皇后送往河套,以促进明清和亲。传闻崇祯天子已经将清国皇后册封为恭妃,对比后宫之主的皇后身份,恭妃这个称呼未免显得太寒伧了。

而蒙古各部对大清的首要性,多尔衮当然心知肚明,如果八旗军现在冒然脱手攻打已经投降明国的蒙前人,亦或是直接对科尔沁人动手,怕只会遭到中卫军的劈面痛击,并且还会让那些本来持中立态度的蒙古部族,也回身投向明国。

辅政王多尔衮感喟一声,不再去想这些烦苦衷。他昂首望向远处,这时大殿门口晃过一小我影,细心看时,倒是豪格贝勒。

比来以来,辅政王与豪格贝勒两派相处还算和谐,毕竟大敌当前。

“最好再约上朝鲜王军,让他们从鸭绿江方向,对明军展开进犯。”

巴图鲁鳌拜与中卫军三次比武,一次比一次输的惨,实际上,八旗与中卫军之间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大。

察哈尔使者语气倔强,容不得盛京方面有任何还价还价,蒙前人仿佛已成为暴君崇祯的忠厚鹰犬,这让他们曾经的仆人感受内心很不好受。

多尔衮等人之以是不敢杀掉蒙古使者,另有更深层启事,除了已经投奔明国的察哈尔部,在这短短两个月内,又有三个部落投奔朱由检,就连对大清忠心耿耿的科尔沁部,在明军凌厉守势下,也开端有些摆荡了。

“真是诸事倒霉啊,”

如果不出不测,辽东迟早要被崇祯天子光复的,只是一个时候题目罢了,而十多万建奴,除了少部分被精神毁灭,他们中的大部分,包含多尔衮豪格等人,其他生将在北直隶各地暗无天日的矿场井下度过。

多尔衮微微感喟,却听豪格仓猝道:“现在和他们来往也不迟,传闻这个朱常渭,与崇祯天子有着血海深仇,朱由检率兵北上,北直隶一带兵力空虚,朱常渭必然不会等闲放过这个机遇的,”

没想到短短两年时候,明清之间气力对比竟然就要逆转过来。

朱由检这么一软一硬折腾下来,皇太极辛苦运营,破钞多年景立起来蒙古联盟,此时已有分崩离析之势。

多尔衮挠了挠光秃秃的前额,长叹短叹,他也晓得,豪格不是要他来拿主张,清楚是要难堪他。

砭骨的北风拂过大殿,墙壁上烛火摇摆起来,将辅政王多尔衮面上的愁苦映照的更加较着。不知过了多久,多尔衮昂首望向汗王殿正中心龙椅上端坐的顺治天子福临,望着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孩,眉头更加皱紧,不住地唉声感喟。

辅政王昂首望了眼豪格贝勒,脸上暴露迷惑神采,多尔衮迩来精力恍忽,变得和他的敌手朱由检越来越类似了,当然,这类类似仅仅是指精力层面。

所谓世事如烟,大抵就是如许,崇祯初年,后金曾主动想要与明国媾和,成果被朱由检回绝。厥后跟着辽东情势日趋恶化,朱由检暗中派兵部尚书陈新甲与皇太极媾和时,又被清国回绝了。

“科尔沁部的两个牛录额真,前日筹办前去河套,被我们正蓝旗一个包衣主子发觉了,人刚被押到盛京,辅政王,你说此事该如何措置?”

“记得前次宏光朝派使者来盛京,说是要和我们联手,南北夹攻明国天子,当然我们心高气傲,也就没承诺人家,”

崇祯十八年十仲春二十五日,辽东盛京,汗王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