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山东大旱(三)[第2页/共4页]

而此次山东大旱,上半年西四府的农业收成绩已肯定垮台,而六月份时之前灾情相对较轻的登莱二府也开端减轻,整整一个多月滴雨未下。幸亏这时候地里的粮食差未几也到了收割的阶段,再加上登莱二府的水利设施不错――好吧,起码登州府还行――当局构造也相对得力,故地里的粮食起码收回来了五六成,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本来因为接收了九万多灾黎而有些伤害的东岸粮食储备,至此算是稍稍减缓了。如果接下来朝鲜方面承诺的粮食定时度送到,东岸朝鲜公司、东岸日本公司也能采购到相称数量的粮食的话,那么就更是稳妥了。毕竟,这九万多灾黎也不是干用饭不干活的,顿时构造他们在荒地甚多的几个卫改县开荒(专挑靠近河道、小溪的处所,但愿河道没完整干枯吧),应当不至于一点粮食都收不到,这就能处理一小部分粮食耗损了。

1665年7月8日,从宁波府定海港出发的运输船别离到达了胶州、荣成、威海、烟台、大嵩、靖海等港口,江志清之前扣在手里没发的五千吨稻米终究运抵了登州府,这大抵是因为最后一批返航的移民运输船从南洋拉回了一万五千吨稻米(为此破钞了超越30万元现金)的原因,别的大抵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批贸易船也已到达了热兰遮港,这此中一样包含了大量稻米。

东岸人的旌旗在平度州城一竖便是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间,来自平度州、潍县、昌邑、高密等地的哀鸿络绎不断,短短时候内竟然堆积了六万多人,令东岸人大为吃惊,他们一开端可估计最多只要三万人啊!不得已之下,只能收缩这些人的整训时候,立即开端后送事情,分批安设到了登州府的大嵩县(原大嵩卫)、靖海县(原靖海卫)、荣成县(原成山卫)、威海县(原威海卫)等地安设。这些卫改县火食希少,荒地甚多,用来安设哀鸿那是相称不错的,今后如果开辟出来的话,那就是本身的根基盘了。

“明白了,司令,我这就安排去。”黄汉华立即答复道。

但除此以外,莱州府另有两座大城的归属比较恍惚,即胶州城战役度州城。在这两到处所,东岸没有驻军、清军顾忌到东岸人也没有驻军,处所政务由清廷委任的官员措置,但东岸的贩子过来停止贸易时,也没有任何人刁难、禁止或征收赋税。乃至偶然有东岸官员路过期,清廷方面也会客气地接待一番,时不时地相互传达、领受一些函件,看起来就像是清廷用心保存的两座交换窗口似的(且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这或许从另一个角度申明,满清朝廷从很多年前开端,就压根不想和东岸人敌对,他们一向在试图打仗、相同、构和,只可惜见效一向不如何大罢了。实在想想也就明白了,希冀从中国捞人丁的“黄衣贼”,在阿谁时候又如何能够与“我大清”打仗呢?换做现在这个情状倒还差未几!

“停止明天(1665年6月20日),我们已经通过海路网罗了超越1.2万名来自青州、济南二府的哀鸿。据水兵火线来报,说在二府要地仍然堆积着大量衣食无着的哀鸿,只可惜他们力量有限,没法深切本地指导那些哀鸿到海边来。并且,他们还传闻一开端另有西四府处所上的士绅、富户们开仓放粮、施助哀鸿,成果厥后都连续停止了,因为哀鸿数量实在太多,有限的粮食底子救不过来,也不敢救。”从黑水县就跟从梁向俭的秘书黄汉华轻声汇报着,“现在邻近西四府的河北、河南、江南等省的府县也都遭了灾,一样产生了大量的灾黎,真不晓得山东这几百万人如何办,谁来给他们吃的?莫非就这么活生生饿死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