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影响(二)[第2页/共3页]

天杀的!这个时候还张望甚么风色?莫非青州城里以赵应元这个伪顺余孽为首的泥腿子、江洋悍贼们会成事?别谈笑了,他们要能成事,那东岸黄衣贼岂不是能打到沈阳去?唔,说到东岸黄衣海寇大师就纷繁牙疼,登州城里的诸位缙绅哪个没受过他们的剥削讹诈,哪个没被他们掠取过耕户?真真是贼寇性子,与那闯逆是一个路数,难怪会当那啥劳什子宁海防备使,迟早被大清王师一鼓而荡。

赵应元此人说实话还是有些野心的,这从他强行拥立衡王便能够看得出来。不过此人意志不敷果断,清军势大就奴颜婢膝想要投降,清军如果势弱就不屑一顾,这类降叛不定的人谁能看得上他?清军抓到了估计也是一斩了事,这类人志大才疏,既没甚么才气,也认不清面前情势,败亡只是迟早的事。传闻他比来还在联络驻兵江淮一带的明总兵刘泽清,仿佛是筹算在南明那边谋个职位。

实在先前陈锦已经在柯永昌雄师的支撑下前来招降过一次了,登州城内大部分官员都很想得开。大明都不要我们了,那我们干脆投了大清理了。传闻那大清不但承认大明的官职、功名,乃至还一再明白申明不强迫明人剃发。那陈锦本人固然剃发了,但人家是汉八旗,从龙早,和大伙儿本就不一样。并且那济南的方抚台不是也说了么,不剃发!就连官服还穿戴大明那套,只要心在大清便可。

小小的利尻岛底子接受不了太多的外来者,是以东岸人除了在岛上斥地了两千五百亩旱田外,修得最多的就是堆栈、临时居住板屋、蓄水池等设施。每年一到夏季,这个夏季时节相对安静的日本海小岛就会蓦地热烈起来。多量从黑水、大泊两地转运过来的明人百姓在次堆积,等候船只将他们运往未知的远方。当然了,每逢这个时候也是军警们最为严峻的时候,大群人堆积在一处,一个搞不好就是动乱的了局,是以每年这时都会从库页岛调一些武装军队过来,以震慑任何犯警分子。

不过独一令人感到些许遗憾的或许就是河南的这些败仗竟然都不是朝廷经制之师江北四镇打出来的,而是由河南本地的处所乡勇武装所完成,这多少令他们有些担忧。朝廷正规军队孱羸至此,竟然还不如乡勇,这可如何是好。

而这场战役一样在青州城内的各路武装首级们中间引发了轩然大波。待清军粮尽退兵后,内乱尽去的各路首级、当家的、盟主们便对下一步的行动展开了争辩。有人主张趁着清军退兵的大好机会去山东广漠的乡间闹上一闹,有人则主张东进登州府投奔东岸人,当然更多的人还是主张留守青州。赵应元这厮固然是此次抗清行动的调集人,但声望也就那样,他镇不住这些七嘴八舌的各路豪杰们,是以只能有挑选性地拉拢一些与他的主张比较附近的人。

不过不管登州城内的文官缙绅们如何愤怒、纠结、蛋疼,把握着刀把子的杨威杨大人不降,他们也没有甚么体例,只能在中间多劝两句了,希冀杨大人迟早想通,然后带着大师舒舒畅服地投降我大清,也能保住大师的出息不是。文官们算计得是不错,可没想到前阵子我大清的王师在安丘城下吃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败仗,现在山东的情势再度奥妙了起来。

南明的军队起码大要上在河南打得有声有色,比如总兵刘洪起、许定国等人带领的地主乡勇武装以上风兵力凌辱本地的小股大顺武装,并不时传来捷报,如本日光复某地、明日击杀某伪官、后日击溃“数万伪军”等等。这些动静天然也会传到邻近的山东等地,本地士绅固然一看就晓得这些所谓的捷报中水分颇多,比如遵循捷报上说的话南明军队击杀的伪顺军队数量已经超越了三十万人,这如何能够!不过这些河南本地的乡勇武装打了一些败仗倒也是究竟,固然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仗,但也令他们内心当中起了一丝波澜。当年大清军队也曾几次入关,也一样势如破竹,不过最后都退了归去,没准此次也是如许呢?你看他们竟然连那帮东岸海寇都清算不了,反倒是损兵折将,传闻连被封为副将的张汝行都军破身故,这真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如果这大清朝再如许下去的话,本身恐怕还真要早做筹算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