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太后也是心头砰砰直跳,裁撤旗饷,这件事情太大了,本来郭烨也只是暗里里说说,没有想到明天一上朝,就将这个题目给扔出来了,的确就是好天轰隆,振聋发聩啊!

至于郭烨的奏章,不消看他也晓得,必定是才撤旗饷的奏章啊,明天夜里都说过的,看看郭烨通红的眼睛就晓得这个小子一夜未睡,方才将折子赶了出来。

“太后,皇上,郭烨上书裁撤旗饷,实在是用心叵测啊,八旗乃是满清底子,是我们的基石,将八旗给裁了,那岂不是要江山易色了?臣请将郭烨交由刑部法办,严惩不贷!”

惇亲王、宗人府宗令奕誴站了出来,大声喝道。

两宫还没有来得及说上一句话,户部满尚书,刑部的侍郎,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一个个全数跳了出来,纷繁指责郭烨无事生非,诡计祸乱家国,必须交由刑部严加查办,乃至不斩郭烨,难布衣愤!

终究有大人物出动了,不管是载龄,还是瑞常,不过是六部尚书,从一品的大员,固然职位不低,但是与奕誴比拟,还差着一大截,作为一代亲王,宗人府的宗令,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全部大清也就皇上与议政王,能够稳稳压他一头了。

奏章交到了两宫那边,郭烨奏道:“启奏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皇上,大清建国,赖八旗之功甚重,是以八旗专有旗饷,用以表扬先祖之功,但是,现在国事艰巨,八旗后辈纨绔膏粱,尽皆不肖子第,于国殊无好处,却要每韶华侈朝廷饷银金两千万两之巨,一向朝廷财务干枯,国事艰巨,我们不要说兴建水利,包管河工,乃至连兵戈的钱都拿不出来,只能靠着各处所供应兵戈的军饷赋税,如果再不改革,裁撤旗饷,国之蛀虫,必将为害甚剧,是以,臣上书请朝廷闭幕八旗,裁旗饷!”

是可忍孰不成忍!

与文武百官一同走进了乾清宫,见驾已毕,值班寺人吼过今后,郭烨第一个站了出来。

恭亲王微微皱了下眉头,但是赐座之举乃是小天子说的,固然他还没有亲政,但是面子还是必必要给的,总不能天子赐个坐位,都要采纳吧,那皇上的面子也就太丢脸了。

“太后,皇上,臣参郭烨妖言惑众,诡计颠覆大清江山,罪在不赦!请太后、皇上,马上查办郭烨,将其抄家灭门!”

不过,奕誴的奏本,使得两宫有些坐不住了,其别人的话,能够不放在心上,但是作为宗令,那但是代表着满洲爱新觉罗一族的定见,乃至代表着全部满洲八旗的定见,绝对不能疏忽的。

兵部尚书载龄第一个跳了出来,他是爱新觉罗一族的宗室,载字辈的,算是奕忻的一个侄子了,只是干系有些远了,他出身于镶蓝旗,现在在镶蓝旗中也算得上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了,裁汰八旗,撤旗饷,这不是要命吗?没了旗饷,那些旗人还如何活命?那不反了天赋怪了!

郭烨身子微躬,将奏章递了上去,没有比及两宫太后跟恭亲王说话,上面的同治帝倒是发话了,现在的同治帝已经是十四五岁的年纪了,恰是心性跳脱的少年,看到郭烨站了出来,心头大是欢畅,这但是将承平天国安定了的首功之臣,本身就是听着这个飞将军的传奇故事长大起来的,不但是南书房的徒弟们,连同两位母后都会向他提及当年密云遇险,郭烨力挽狂澜的事迹!

紧接着刑部尚书瑞常也跳了出来,这个是镶红旗的,听到郭烨的奏本,也是气得直翻白眼,这个家伙真的疯了,仗着本身有点军功,就如此肆无顾忌,肆意妄为,不予以重处,难消心头之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