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父子猜忌[第2页/共2页]

如果真的让他达成了目标,那玄帝可就永久有了掣肘之患,一个天子不能把握全数的权力,那还叫天子吗?

明皇一旦回銮,那么苦心运营的“天子-太上皇”二元格式再不复存在,没有了蜀地和都城的缓冲,他们将直面对方的权力鸿沟,如果不能磨合的话,只会产生一件事,要么太上皇权力淹没皇权,要么,皇权压抑太上皇。

到时,大端除了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外,还会再多个南都蜀京,也恰是如此,太上皇在中城里大肆修建官衙和六部公廨,目标就是往以蜀为京这个目标挨近。

李必既然提出这个弊端,必定也筹办了万全之策,他要玄帝以儿子的口气,给明皇上一道表,此中直言这些年在东宫任太子时的兢兢业业,以及马嵬留步,朔方组军、灵武即位、在到光复长安的各种艰苦万难,最后再表一表孝心,盼望贤人回銮,而后,明皇就再也没了不返来的来由。

这类种近乎于恶心的逢场作戏,无疑是在向天下表白,他并非恋权之人,当明皇共同他演出,就更消弭了他迫父退位的罪过。

本来,明皇是筹算在蜀地养老安居,他也估计如果都城还是夺不返来,很能够在蜀地殡天,基于这类不悲观的估计,命蜀郡将蜀地行宫建得媲美大明宫,乃至,已经考虑将殡天帝陵建在龙泉山上,以东为尊,眺望长安。

争权在那里?

在这类父子默契下,玄帝实在已经默许要和明皇分享权力,起码明皇大要上对他仍有制约感化,但是,这类制约,美满是建立在太上皇居蜀地的前提下。

不管哪种成果,宫廷斗争都不成能是宴客用饭,而是打打杀杀!

这个小九九,明皇清楚得很,自从拿到这封手札,明皇就一向茶饭不思愁眉苦脸,玄武门在前,他也曾操纵朝中声望逼迫父亲睿帝退位,更是参与神龙宫变,叫奶奶武皇后退位,前尘旧事,历历在目,明皇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惨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