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求学 第〇四六章 梦中初试云雨事[第1页/共2页]

“厥国答复大计,端木玉不敢或忘,理政谋事便始于现在。”端木玉正色点了点头,清声回道。

正因着这般启事,历代君主都有善待前朝遗孤遗老的传统。

“皇位之争绝非一夕可成。贽王善武,世人定防患其武;颐王行仁,世人便觉得假仁;我以智称,世人皆惕我以谋。既知你之长则尽可设法制你所长,你所谋者,又如何等闲能成?谋之所成,在敌不备。”父王教诲犹在耳边,现在倒是天人两隔,夏承炫只觉人间至痛至恨莫过于此。

“皇上,老臣久闻‘千里眼’之名,知之却实在有限,可否详告?”端木恪皱着眉,躬身执礼斜首问道。

虞凌逸回道:“臣晓得,那是现当代上最大的杀手堂。”

“哦,另一个呢?莫不是大华武林妙手中另有我们的人?”虞凌逸奇闻道。

“夏牧炎,你竟然藏得这般深,的确是深谙政争之道。”夏承炫趴在书案上,切齿冷哼道,“但你害死我父王,便必定了决不得善终!我必然穷经心力,誓将你碎尸万段!”

“是。”胥潜梦躬身领命,微微理了理眉目,乃谓端木恪、虞凌逸道,“十年前,先皇将计华大业全权交给了皇上。当时,皇上找到我,欲让我筹建一只谍报军,暗藏到大华去汇集资情,以知敌于战先,如眼之视千里远。我参军中连续挑了两千人,前后派去了大华各地。而后的十年中,他们有的遁入江湖,有的暗藏在高官富贾之家,期间,已不知传来了多少动静。”他顿了顿,又道,“当然,他们中有的投敌叛变,有的被抓获正法,有的早已不知下落,现下仍在替朝廷做事的只要一千二百余人,他们都是我们在大华的眼线。”

与大华分歧,厥国不重仪礼,君主也向来不擅权。虽如此,厥国三百二十几年间却鲜有夺权篡位之事产生。不但端木玉的其他兄弟不与他争储,历朝历代多是如此。

父皇驾崩、本身即位已是铁普通的究竟,徒思已然无益。他的心智虽远超凡人,然,嫡亲拜别却还是让贰心伤怠倦,这十几日下来,人已蕉萃了很多,少了往昔丰润的神韵。

国君之勤是为百姓之幸,国君之勉,实为百姓之福。

“大华江湖之力刁悍非常,倒当真有与朝廷对抗之力。暗里的尚且不说,明面上的丹阳城盐帮、若州徐家可都有称霸一方的气力,若能使他们与朝廷为敌,我看大华朝廷也是难为至极,一定能等闲对付。”虞凌逸接话道。他是武人出身,对大华江湖的兴趣自比其别人多些,早已摸清了那些大世家、大门派的秘闻。

“你在门外好久了么?”夏承炫揖开门,见梅远尘背身站在内里,不由惊问道。

端木玉笑了笑,乃谓胥潜梦道:“胥先生,你与他们详说一遍罢。”

... ...

“人多人少倒不是最紧急的。”端木玉摇了点头,笑问道,“你们可听过九殿之名?”

听了他的话,端木恪、胥潜梦、虞凌逸三人也不客气,各寻了一个铺垫盘腿坐下。

任权者信而行权者忠,所谓忠与信莫过于此尔。

端木玉摆了摆手,正色道:“无妨。他是个聪明人,固然野心有点大,但知短长、懂进退,实在是个好帮手,我们搅动大华武林靠两小我,一个便是他了。”

他是端木玉武学授业之师,二人豪情甚笃。然,自从端木澜遇刺身亡,他自发是戴罪之身,人前人后都多了几分拘束,倒显得生分了很多。

“这么多人?”端木恪惊奇道。他原觉得,有百十个就不错了,没想到竟另有一千多人,实在大大出乎他的预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