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沾血的事情大家伙做[第1页/共2页]

祖泽溥同祖泽洪先前一向是领军随豫亲王多铎交战的,但自从大哥祖可法降贼的事情获得证明后,祖泽溥同祖泽洪就被多铎参军中调离。

倒是祖大寿的次子祖泽溥一向盯着张忻看,不晓得是不是这位祖二公子心下还记恨着当年张忻上书骂他们父子的事。

因为四旗同时撤离人、车、马实在太多,出城的城门很堵,以是很多四旗的满洲家眷们都在街上焦心的等候,祖大寿他们一行也被夹在人群中转动不得,耳畔到处都是抱怨声,时不时的另有谩骂声。

仆人们忙拿来梯子,谨慎翼翼的将匾额摘下,管事的过来问老王爷这匾额如何措置,是劈了还是烧了?

这张忻虽说是天津巡抚,但自从授官之日起就没去过天津,倒不是张巡抚不想去天津上任,而是他去不了。

“用布包起来带到关外。”

明天上午是两黄旗同两红旗出京,也是天子同两宫太后出京的日子,按打算,傍晚的时候两白旗才气走。

望着自家礼亲王府的大门,即便是主张出关的代善也不由有些伤感。

“尚书大人便是有别的动机,我看趁早撤销吧,咱大清八旗主力尚在,出了关以后尚书大人将来一定就不能返来。”

瓦克达踌躇了下,走到车边低声道:“阿玛但是决定了?”

代善轻叹一声,负手走到马车边。他年纪大了,已是骑不得战马,提不得宝刀了。

“两黄旗同两蓝旗那边也别事不关己,沾血的事情不能由我们两红旗一家沾了。要做就大师伙一起做,免得将来他们拿这事做文章。”

祖大寿倒没有张忻这般难堪,畴昔的事情已经畴昔,又有甚么好说道的。他只猎奇问道:“尚书大人怎的就一人?”

张忻被祖泽溥看得有些心虚,轻咳一声道:“祖帅真觉得出了关就好了?”

代善言罢,悄悄敲了敲,前面的侍卫当即轻抽一鞭,马车向着城门缓缓驶去。

“孩儿晓得了。”

一边的郑长春、张定辽等人也是默不出声,或是低头闭目养神,或是看着窗外正在撤离的满洲家眷。

时过境迁,现下张忻本身也是清廷的汉官重臣,当年弹劾祖大寿“通奴”自是变得非常讽刺。

最后祖大寿又从后金跑回明朝还是做明朝的总兵,其宗子祖泽润、次子祖泽溥、三子祖泽洪连同养子祖可法等却都留在了后金,并且都获得了清廷的重用,构成“父明子清”的奇特局面。

“把匾额摘下来吧。”

一旁的郑长春听了这话,侧脸瞄了眼刑部尚书,继而又转过甚去瞧车外。内里有一队披甲的满洲兵,说是专门保护祖大寿等汉官安然,实际就是监督他们,或者说怕他们逃窜的。

顺军那边催的短长,还在广渠门外放了一口大钟,说是时候一到不管京中另有多少满洲人没走,他们都要进城领受,届时没走的就不必再走了。

他还希冀祖大寿这帮汉军将拥有甚么“门路”的话,能拉他一把,现在看来,怕是真要去那关外苦寒之地了。

张忻上车以后便有些难堪,启事是前明崇祯年间他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时曾上书弹劾祖大寿,来由就是祖大寿诸子皆降建奴,如此祖大寿对大明那里有忠心可言?便是朝廷不究查他过往兵败及殛毙何可纲等将领之事,也不该再委以总兵镇守锦州这座关外重镇。

“京中这么多人要走,车辆方面是严峻了些,等出了关就好了。”祖大寿微微点头,便不再言语。

同车另有七八人,除了张忻外另有祖大寿的三个儿子——次子祖泽溥、三子祖泽洪、四子祖泽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