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在家千日好(中)[第2页/共2页]

‘别的不说,朝中谁不知仲老弟最大的背景:压根就不是你的老岳丈,不管先帝,还是当今圣上,那才是你最大的背景’。

为何?因为盐课的支出高啊,特别宋元明朝以来,几近成了仅次田赋的第二大税赋来源。

樊文予这么一说,仲逸与李序南还是多多极少有几分诧异:毕竟是个好差事,但常常被很多人都盯上的美差,也一样是一个很伤害的差事。

三人共举杯,坛中酒还剩大半,每天的晚餐时,李序南和仲逸几近是个‘素食者’,那些酱肉、鸡爪几近连动都未动一下。

“樊兄,这恐怕不是普通臣子能说的上话,我一个外任,即便之前在户部主事任上那些友情,也没有超越四品的”。

到了大明一朝,提及盐务,就不得不提‘开中法’,详细到盐引,也就是盐钞轨制:贩子向偏僻驻军地点地运送粮食,以后向本地衙门调换盐引,以后在产盐地取定量的盐,再到指定地区发卖。

盐商有钱,多年以来总会呈现如许那样的传奇:一桌多少多少银子的饭菜,一只多少多少银子的酒杯,乃至于玉床、金佛、珊瑚树等不成思议之物。

樊文予点点头:是的,为兄就是如许筹算的。仲老弟身在翰林院,之前又在裕王府侍读,与当今圣上有这层友情,定能说的上话。

咳咳,李序南一阵咳嗽,仲逸也不由放下筷子,二人眼睛瞪得老迈:樊大哥,你这不会是说真的吧?

提及盐务,各朝皆是非常正视的,早在春秋战国期间,齐国管仲就提出盐铁专卖制,这也是厥后多年的常例。

樊文予目前官居正四品,明显只要从三品的都转运使更合适他,其他职务都没有他目前的品阶高,自不消考虑。

到时,定会招来众臣猜忌,更是以而让天子朱载垕有所不满。

这个话题开启,怕是这些酒菜就要所剩无几了。

明显,在李序南和仲逸看来:这个帮确切帮不上,也不能帮。

这位樊大人,是想外出京,再到处所衙门了。

“眼下,就盐官而言,有都转运盐使司的都转运使、从三品,另有盐课提举司的提举从五品,另有都察院出的巡盐御史”。

不然,一定是为他们的樊兄好。

当然,如果他一样以四品衔领巡盐御史倒也能说的畴昔,但明显这不是他的初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