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高拱大吃一惊,收回“呵呵!呵呵”的怪笑,双手止不住狠恶颤抖起来。
高仪也骇怪不已,忙接过批红本来看,读道:“朕晓得了,遵祖制。”
“新郑、钱塘,《登极诏》言复查有无变动祖制者,兵部如何落实?”杨博问。这两年多,高拱大力改制,关涉军政最多,一部四侍郎特别与祖制分歧,且是看得见的事,要不要改归去?这让杨博颇感难堪。
一句话点到了高拱的把柄。这几天他一向为《登极诏》里开篇就以不满的语气攻讦变动祖制耿耿于怀。这不唯是对他两年半来的施政变相否定,更首要的还在于,他而后的手脚必将被捆住,那些改革改制的事还如何做?若真按《登极诏》所说停止复查,那这几年的改制必将都要退归去。但他又不能公开非议《登极诏》,更无庸说颠覆了。思来想去,还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想到当年与朝臣辩论治道时说过的“善继善述”一语,顿时豁然开畅,思路顿明。一听高仪提到不敢变动日讲成宪,高拱把积存在心中的怨气向他撒去,嘲弄道:“南宇,亏你还点过翰林!”
高仪迟疑道:“新郑,《登极诏》开宗明义要遵祖制,不准变动成宪,日讲自有成宪,改了,合适吗?”
“新郑,三思啊!”高仪劝道。
“新、郑,我、我……”高仪弓腰大咳着,脸憋得通红。
高仪忙向散本寺人道:“公公,文书已接到,无妨就回吧。”
高拱走进内阁中堂,尚未落座,就对正埋头阅看文牍的高仪道:“南宇,太子已是皇上,不再讲学,但日讲要完美起来。借此机遇,正可调剂讲授内容,当以讲治国安邦的实政为主。张子维已在赴京途中,待他返来,你和他好好商讨一下,上紧编出一套书出来。”
“这是谁的意义?!”高拱俄然一拍书案,蓦地站起家,指着散本寺人诘责道。
高仪接过一看,上写着:
散本寺人像得了大赦令,回身就走。高拱寂然地坐回椅子,激愤地说:“本日新政之始,辅臣百官之首,此疏乃内阁所上第一疏,方法便是要求统统公文,都发交内阁票拟,不成内批。要求不要内批的公文就如许被内批了;再观批语,显系不纳之意!宦官从中作梗如此,若不明正其事,则自兹今后必任其所为,不复可与争矣!”
臣高拱、高仪谨题
刘自强忿忿然道:“自寺人顾命之诏出,冯保掌印之旨行,中外民气惶惑,方为危惧,所恃者,惟内阁可折其奸萌。今闻阁老公本内批不纳,必骇惧益甚!”
“万岁爷的意义?”高拱冷冷一笑,“哼哼,别忘了,我们的天子才十岁啊!安有十岁天子而能自裁乎?!”
杨博闻言,忙向高拱递眼色,高仪也提心吊胆地叫道:“新郑!不要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