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第2页/共2页]

几近每一个字,钱磊都是细心考虑以后,才会说出来,毕竟这些话中模糊带着一些“不臣之心”,心知主公是大明忠臣的他,天然不会在这个把主公引回“正道”关头的时候,让主公发觉到他的设法。以是才会显得非常谨慎,可即便是如此谨慎,朱明忠还是听出了他话中的意义。

“而于延平而言,朝廷与台湾,如此即不会干与延平之政,而经略亦可出府自主,且又无需顾虑朝廷掣肘,可如果迎以南京或者清河,既便是经略出府自主,可却又新增朝廷掣肘,若朝中有奸臣牵绊,经略届时又如何自处?如此一来岂不自困已身?全失迎驾本意?”

圣驾迎至何地?

虽说不过只在三十六岁,但是对于做了十四年师爷的钱磊来讲,他本就是极其聪明之人,久于宦海之道的他,夙来都是“只知东翁而不知朝廷,事事皆以东翁之利为上”,现在一样也是“事事以主公为上。”,天然晓得如何保护主公的好处,让主公的好处最大化。

口中这般说道着,钱磊的内心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起码明天通过这一番话,他已经探了然经略的意义,他并不反对身为“主公”,也不反对“挟天子以令不臣”,这意味着经略在将来有能够走的更远。

“炳奇,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此人选之事,必须慎之又慎,毕竟台湾事关严峻,非得一员能吏不成!明白吗?”

不解的看着钱磊,朱明忠表示他持续说下去。

钱磊的提示,让朱明忠深觉得然的点点头,他很清楚钱磊为甚么会这么说,因为到时候,朝廷就在其身边,如果那人于大明一味愚忠,岂不就有违将其迎至台湾的本意了?

“经略,下官听闻郑王爷已经光复杭州,不知经略可曾遣人加以庆祝?”

无需钱磊再解释下去,朱明忠也能猜出他话中的意义,这台湾是本身拓殖的,到时候城池也是由忠义兵修建,港口亦是如此,如此一来,岂不就意味着朝廷尽为本身节制,没有海船,即便是永历想下衣带诏又能下给谁?

“且此员能吏必须于经略忠心耿耿,不然其偏于外洋,只恐久则生变……”

“炳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