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力过剩[第1页/共2页]

德西劳并不晓得他的内心设法,持续先容下一门炮:“这是青铜锻造的小炮,能够用于陆军野战。能够发射6磅的炮弹,口径约莫3.7英寸,长度为60英寸,炮身重量约为900磅……”

德西劳有些不解地问:“莫非如许的口径不能满足您的需求?”

陈雨点点头:“是的。我现在没有守城的需求,要塞重炮能够临时搁置。但是,这门所谓的6磅青铜炮仍然太重,有没有体例减轻重量?哪怕锯短也行。”

“简朴来讲,加农炮是直射炮,榴弹炮曲直射炮,前者的弹道平直,射程更远,后者的弹道是抛物线,射程相对较短。”德西劳解释道,“不过捐躯射程换来的是重量大幅度减轻,比如十二磅榴弹炮,能够将重量减轻到同口径加农炮的三分之一摆布。并且榴弹炮除了能够发射爆炸弹,也能够发射实心弹,当然射程要短了很多。”

陈雨拍了拍铁炮的炮管,“德西劳先生,你能够没有完整了解我的意义:三十二磅的炮弹无能掉敌手,那么二十四磅,乃至十二磅的炮弹一样也能做到。我们的敌手大多没有炮,炮战对决的场面根基上不会呈现,在能够预感的很长时候内,我要面对的敌手是利用冷兵器的海盗、反叛的暴民,那么,我只需求12磅以下的炮就能处理大部分题目。三十二磅炮对我而言,是属于严峻的火力多余!这么解释,你明白了吗?”

“加农炮?榴弹炮?”陈雨眨了眨眼,不是很明白。这两个名词他传闻过,但是详细的辨别不太懂。

陈雨细心打量了一番,还别离凑到两门炮的炮口比较了一下口径,然后问:“这两门炮的口径、长度、重量别离是多少?”

德西劳便把几个葡萄牙铸炮师都叫来,跟从陈雨去查验大炮样品。走到炮坊门口,陈雨看到了远处正在研讨炮坯的林继祖,心中一动,招了招手:“继祖,你也跟着来,长长见地。”

“900磅?这还算小炮?”陈雨忍不住了,脱口而出,一脸的嫌弃。900磅的重量差未几400公斤,如果加上炮架、炮车、弹药箱,差未几也快一吨了,和简便没有半毛钱的干系,与明军粗笨的红夷大炮比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根基不成能用于野战。

在陈雨看来,炮越轻意味着矫捷性越强,炮越短意味着装填炮弹、调剂射角越越便利。能力再大的炮,不能挪动、不能随军行动,都是安排。

“是的,不包含在和谈以内。”陈雨解释,“之前商定的酬谢,你能够看作牢固的人为。但是这个嘉奖并非牢固发放,而是按照你们的实际事情服从计算。比如遵循我的要求指导工匠们锻造出合适分歧用处、分歧口径的大炮,然后以大炮的数量和质量来付出奖金――当然,工匠们也会有必然命额的奖金,只是比你们略少。”

陈雨大喜:“我要的就是这类结果!十二磅榴弹炮的重量是多少?”

德西劳想了想:“十二磅加农炮的炮身自严峻约1800磅摆布,那么十二磅榴弹炮估计能够减轻到700磅摆布,不过需求提示您,5°角的有效射程能够会从1700码收缩为1000码……”

德西劳指着铁炮说:“这是三十二磅的加农炮,口径约6.5英寸,长85英寸,炮身重量为2300磅。这些数据都是我们测量以后较为切确的数字……”

“不是口径的题目,而是重量、长度的题目。”陈雨固然不懂铸炮的技术,但是思路非常清楚,“德西劳先生,在大明,除了朝廷锻造了少量红夷大炮,北方的蛮族也有能够把握近似的铸炮技术以外,全部大陆上没有其他权势具有像样的大炮了。在大部分潜伏敌手没有火炮的前提下,我们一味地寻求口径并非明智的挑选。只要射程和能力够用,必须尽能够地减低炮身的自重,越轻越好、越短越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