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想做海寇?[第1页/共2页]

顾彪愁眉苦脸地答复:“我也想啊,但是一来生丝的主产地在江浙一带,北边的货源有限;二来日本对外来的商船节制数量,根基上都被大海商把持了,我本小利微,插不了手啊。”实在另有一点他没有说,怕没面子。他吃不了长途远航的苦,也惊骇碰到风波或者海盗,以是只敢在山东、朝鲜的长途线路折腾,倒腾点大明的药材、瓷器畴昔,然后弄点高丽参返来卖。

注1:由引就是官府答应出海经商的答应证。

“这风险之二,就是风波了。海上可不比本地江河,一个浪下来,会死人的。”提及这个,顾彪还心不足悸,他前次害病就是因为被风波冲到荒岛上,差点嗝屁,“造船的本钱不低,大船太贵,划子禁不刮风波,每年光山东到朝鲜这片海面上翻的船没有一百条,也有八十条了。一旦船翻了、沉了,那就是血本无归,身家不敷薄弱的人一次就会倾家荡产。船东和海员每次出海,都是要向家里交代后事的,谁晓得出海后能不能活着返来?”

“不敢当,不敢当。”顾彪连连摆手,“你赢利、练兵、兵戈样样精通,我一个混吃等死的武官后辈,担不起就教二字。”

“海寇?就是海盗吗?”

“本朝禁海你晓得吧?既然朝廷不答应,这就是犯法犯禁的事情,官府是要惩办的,一旦抓到,就以通倭论处。这是风险之一。”顾彪说,“当然了,隆庆年间福建那边开了港,准予持有‘由引’(注1)的海商出海,这海禁也就开了口儿,其他各地管得也不那么严了。加上官府故意有力,连条能出海的船都没有,只能对没有‘由引’出海的海商睁只眼闭只眼,这第一种风险已经大大降落了。”

五倍的售价,百分之四百的利润!陈雨震惊了,能过超越这个利润的恐怕只要毒品和军器了。

“这出海的风险,我根基体味了。”陈雨说,“那么,能跟我说说出海到那里才最赢利吗?”

“善于?”说到本身的好处,顾彪打起了精力,“我此人没别的爱好,就喜好赚银子。”

书房里,陈雨和顾彪相对而坐。顾彪完整没有了以往面对陈雨的安闲和萧洒,显得有些局促。

他诘问:“既然这么赢利,那你为甚么不去日本卖生丝?”

陈雨听得津津有味,明朝海禁他在书上看过,也活学活用拿来讲服陈应元,但从当代海商的口中亲耳听到详情又是另一种滋味。当然了,获得了陈应元的支撑后,这点对于他而言已经不是风险了,而是发财的机遇。“持续说,其他的风险是甚么?”

“顾少爷,实在本日我来,是有事就教。”

顾彪反应过来:“你想出海做买卖?陆上的事情就够你忙活了,还想出海,只怕兼顾乏术吧?别的不说,建立一支船队、招募充足的海员、伴计就需求一大笔银子,破钞不短的时候,还要进货、销货,你管着千余人的步队,哪来的精力做这个?”

“最后一个风险,也是最要性命的。”顾彪深吸一口气,“就是海寇了。”

陈雨笑道:“顾少爷,我们都是老熟人了,没需求这么谨慎。我也是从为你治病开端,开端走上坡路,提及来,还得感激你呢。我们这么有缘分,你把我当老朋友对待就行。”

“嘿嘿,茫茫大海上,尸身往海里一抛,不留一个活口,也没人瞥见,谁会晓得呢?”

“为何这么说?”

顾彪点点头:“意义都一样。陆上有拦路的山贼,海里就有劫船的海寇。这北方的海面上,固然没有南边刘香老那样的巨寇,但是大大小小的海寇也有几十伙,多的二三十条船,少的五六条船,专干劫船劫货的活动,并且不留活口,海员都杀光。除此以外,其他的海商也不是省油的灯,很多人请了护船的人手,一旦瞥见其他落单的商船,只要吞的下,也会干一票,杀人夺船以后再持续做买卖,当何为么事都没产生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