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1页/共3页]

林延潮没有推测,竟在虞城碰到‘束水攻沙’的真正发明者,这名知名秀才现在已是县丞。这莫非是配角光环吗?随便出门遛达一趟,就碰到扫地僧的存在?

林延潮于河堤上踱步半晌,忽道:“不对,本官看这遥堤内,虽有淤积,但也不甚严峻,这大堤所修不过数年,怎会有沙淤冲毁之说?这此中有甚么详情,你与我照实说来,不成坦白!”

林延潮与黄县丞走了一段堤坝,趁便巡查河堤。林延潮虽是内行,但也看得出这潘季驯所督建的遥堤,建得非常健壮。

到了堤下,县里的主顾薄见了林延潮与黄县丞不快的模样,心底一喜。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河堤旁的淤沙上给林延潮勾勾画画。

因而林延潮问道:“缕堤之用,但是用以束水攻沙?”

林延潮闻言吃了一惊,这水利学上被古今中外,分歧赞叹的束水攻沙之论。传闻是潘季驯在虞城时,听一个知名秀才所提,然后采取。

黄县丞一时失语。

世民气底讶异,但林延潮身为一府最高官员,他的话哪有人不敢造办。

至于林延潮眼下以同知暂署府事,就是虞城县知县的直属上官,朝廷要任命虞城县知县,必定要咨询他的定见。

林延潮闻谈笑着道:“那恰好,我们就去你娘家,今晚住在那。”

一旁县衙吏员道:“是高家集,离这七里远。”

听了黄县丞的话,林延潮心底赞成,看来他还是很实心用事的。

听了黄县丞的话,林延潮不由赞叹,这就是‘放淤固堤’啊,前人之聪明实在是了得。

黄县丞闻言答道:“实在下官觉得,这河堤崩决原因,在于有遥无缕,河道沙淤。当初潘河台在虞城县建了遥堤后,本要再建一道缕堤,但因工期仓促,只能来年再建,但夏季时潘河台调任回京,河道衙门监督之事就怠慢下来。”

黄县丞在林延潮身后,几次地念着林延潮几句话,早已是吓得魂不附体。他见林延潮远去不由跺足,然后追道:“司马,司马……”

林延潮闻言点点头道:“主顾薄真是故意了,这点事都挂念在心上,还特地去了省会一趟。”

说完林延潮拂袖从堤上拜别。

见林延潮从堤上走下,主顾薄迎了上去道:“司马,方才县里来传话,宴席都已是备好了,知司马要驾临鄙县,下官特地到开封府请了一名闽地来的厨子,今晚司马就能吃上故乡菜。”

堤坝上风很大,黄沙不时劈面而来。

一行人往高家集而去,世人中唯独黄县丞一人,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世人知林延潮与黄县丞必有话说,因而都识相的到堤坝下安息。

听到林延潮问及此事,方才黄县丞脸上对林延潮的害怕之色尽去,而是换上了自傲的神采。

主顾薄惊奇道:“司马,这是?”

林延潮发笑道:“主顾薄真能说会道,不过你的美意,本官要却之了。”

林延潮道:“此一语中的。”

黄县丞低头道:“本来是本县县学附生,当年科考时提学说我,文章不通,降为五等,差一点夺去襕衫。下官向潘河台荐‘束水攻沙’后,潘河台保举下官退隐为官,从小吏干起,十几年没甚么大错,终究升任县丞。”

说完这吏员又笑着道:“小人的娘舅就是高家集人。”

林延潮问道:“离大坝比来的村庄叫甚么?距这多远?”

林延潮不敢肯定他的身份,因而道:“本丞在京为官时,听闻过潘河台所言束水攻沙,但不甚了然,你与我再说一说。”

黄县丞平生醉心于治河之事上,于其他不甚夺目,哪知林延潮这是在诈他,顿时吓得不知所措道:“回禀司马,下官,下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