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1页/共2页]

世人看去,那篇三观不正的卷子竟是林延潮所作。

当下居首的张居正持卷至御前跪读,张居正读毕,其他读卷官顺次进而读卷。

如此一举突破了‘上品无豪门,下品无士族’的森严阶层壁垒。若非科举,张居正,申时行如许出身官员,如何会有宰执大明的一日?

而现在严清发言也有技能,绕过林延潮的文章是否‘讪君’的题目。我们直接讲端方。这属于官员里最无耻一个手腕,叫你与我谈品德。我与你讲端方,你与我谈端方,我与你讲品德。

如本次殿试的三百零二名贡士里,三甲二甲的名次天子说的不算,前十名的人选天子也不能拿主张,唯有最后的前十名名次,以及三鼎甲才是天子能决计的。

从位置来讲,在皇极殿以后,乃是三大殿第二殿。

是以主持殿试的官员,都称为读卷官,而不是阅卷官。

两位尚书都是给林延潮卷子‘尖’的官员,当然他们这么说也是‘大义凛然’。我们大明的官员一贯是很有节操,他们以为臣子如果讪君,就轻易滋长天子骄奢淫逸,故而就算是殿试,也必须在文章提出规劝,不成冒然满篇文章的拍天子马屁。

如此在严清一句话。林延潮的卷子毫无不测,保送入了前十。

现在又是两位尚书也是‘深表怜惜’。

故而林延潮就被以为‘讪君’之人,企图就是在天子面前奉迎一个名次,如此品德就很‘差劲’了。

这名读卷官当下一顶‘大帽子’。不管严清想要作任何解释,都处于倒霉之处。

上面申时行,余有丁都是一笑,当时就算严清不说,他们也是要起家说的。

这就是文官和天子权力的分界。

故而几近没有天子这么干过。

“他的文章如何也在此地?”

1

殿试后第三日,十位读卷官各持一卷,在中极殿下丹陛下侯立。

除非天子对前十名卷子不对劲,去十名以外‘拾落卷’。当然这就是天子对文官的不信赖,以大明文官那等‘刚烈’的脾气,天子此举很能够导致十名读卷官一并辞职,这等一发不成清算的局面。

十位读卷官奉卷入中极殿以后,幼年的万历天子,已坐于御座之上。

去掉弥封后的卷宗一一呈于案上。众读卷官看去这五名流子,读完名字,不由感慨无一不是一时之选的才子。

殿试为天子观策,自宋以来,殿试的文章,天子不亲身阅卷,而是由官员读给天子听。

另一名尚书向乾清宫方向一拱手道:“写文章,怎可一味媚于天子,连一丝一毫读书人的风骨都没有,可见仕进也是如张璁的佞臣,如此的卷子,断不能让他入前十。”

谁说这严清是直臣,明显是奸刁大大的!

“另有,甚么,侯官林延潮?”

“嗯,魏允中,河南乡试的解元!”

殿试前十卷子选定以后,就要呈给天子御览。

那么张居恰是否勾了圈呢?

然后有人问为甚么没有皇极殿大学士?

林延潮第二篇文章就是犯禁了。

申时行微微一笑,从方才看出四位尚书都是反对林延潮卷子入前十,必是在卷子上写了尖,而本身和余有丁,严清都是同意林延潮卷子入前十,必是勾了圈。

严清捏须对着殿上几位大臣道:“此言有理,我也感觉此文章不当,看来此卷是要罢落了,但是本官俄然想起,这林延潮是会元啊。本官记得,历科会试的会元卷。不在名次中,都要呈天子御览的!”

见四位尚书分歧这么说,堂上世人没有一人反对。

天子高居御座之上,朱翊钧自小在张居正,申时行,以及几位翰林,这等名师教诲下读四书五经。天子读四书五经当然专攻帝王之术,不似其他读书人专为科举而筹办,不过考生文章的好坏,他自是能够听得清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