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学风如此(一更)[第1页/共2页]

这日夙起,林延潮正在小楼上读书。门外有人拍门说了濂浦林府来人。

那仆人赶紧道:“如何敢劳相公如此厚礼?使不得。”

“恰是。”沈师爷见林延潮早明白了,欣喜点点头。

听沈师爷这么说,林延潮问道:“沈师爷说得但是。选贡?”

吾徒延潮如晤,写此信时,为师正从杭州登舟,想月余后此时,汝必已蟾宫折桂,故信来贺之……

林烃起首要林延潮慎独,要慎独先要心静,老庄曰静,佛家曰静,理学宗师程颐曰静,朱熹曰静,初创心学的王阳明也曰静,各门各派殊途而同归,一静字贯穿各家法门。

“去这里肄业,那可比府学都强,弟子多是廪膳生员,特别养正书院的山长,知你是县学的廪膳生,还是院试第二,情愿每月给你一两学费银,去他的书院肄业。

林烃写这一封信给本身可谓希冀很高,莫非不但仅是要本身落第人进士,还要本身当一代大儒吗?

三要用勤,别人一日读一卷,我一日读十卷,数年后吾识百倍于他。

林延潮将林烃的信看完,不由感慨,这一套是理学大宗师,修身治要之法。

林延潮下了楼,来得是一个仆人,劈面作礼道:“这位但是林相公,我们家二老爷已是到任姑苏知府,除了送了家书外,还另有一信令小人转呈相公。”

对于秀才而言,不管是落第人,还是入监读书,都是胜利了。将来不管中不中进士,都有仕进的资格。

林延潮笑着道:“这算得甚么,明日我会写一封复书到府上,也请小哥你代为转交。”

“回家是不可,但一个月也会给假一日。至于功课那是不消说的,你在濂江书院如何,养正书院也是如何了。两位山长都是盛情拳拳,将来你如果中了举人,也是替他们书院立名。”

沈师爷道:“或许你感觉选贡难了些,那来岁的科试,应不在话下。以陶提学对你的赏识,起码也能拿到来年乡试的解额。就算乡试不济,也有中副榜的机遇,一样能够入贡国子监。”

这本身可有些担负不起啊,本身的寻求不是作学问,而是主动事功。(未完待续。。)

沈师爷抬高声音道:“如果你能打通陶提学的门路,你连乡试都省去了,直接可保你入贡南监。”

林延潮就着信读了下去,林烃先是回想道了一番,师徒二人昔日在林府上师徒讲课之景,然后与林延潮语重心长说了一番事理。

选贡,这是每个省提学道手里都有的名额。只要提学官点头,在县学府学里肄业的生员,非论廪膳、增广生员都能入贡国子监。不过选贡名额极少,一省只稀有个。

沈师爷听出林延潮婉拒的意义,当下道:“小友,不。要称呼你老友了。”

对于频频奉求办事的沈师爷,林延潮礼数非常殷勤,请至正堂,并亲身给他泡茶。

沈师爷这一番话都是一片本身着想,林延潮当下称谢以后,心底却另有筹算。

说完递来一个尺许的大信套。

林延潮笑着道:“不敢,在沈师爷面前,我都是持长辈之礼的。”

沈师爷笑着道:“随你,只是你既不去县学,也不去书院,如何读书呢?中了秀才。不过是功名的起步,切不成放纵啊,何况陶提学对你另有赏识之意,乘着他三年任内,你将心机放在岁试和科试上不好吗?”

沈师爷喝着茶道:“你既不在县学,但学业不成荒废,省会里有两所书院,山长与我都很有友情,一所是凤池书院,就在东街三牧坊,一所是养正书院这两所都是省会专门传授生员的书院,聘了举人,乃至致仕进士作讲郎山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