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七章 关系[第1页/共2页]

林延潮问道:“次辅与曾司空,王夷陵,不都是元辅的亲信吗?为何却两边反面呢?”

林延潮的劝戒起了感化,世人对小天子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且是给足了面子,算是给小天子一个台阶下。

林延潮道:“这门生晓得,听闻张蒲州受高新郑赏识而连升数级,官运亨通。只是门生不明白,元辅与高新郑不是政敌吗?为何元辅会汲引张蒲州。元辅既汲引了张蒲州,但为何张蒲州又似与元辅貌合神离。”

不过大明朝一贯有次辅斗首辅的汗青。张四维在内阁里虽没有多大权力,但能够制约张居正。别的吏部尚书王国光,武清伯李伟都是他老乡,已故去的前内阁大学士马自强与张四维也是后代亲家,这等背景多么了得。

申时行点点头道:“问得好,元辅与高新郑确乃政敌,但在先帝潜邸时,二人倒是至好,相互相期以相业,一并发愤将来报效朝廷。当时首揆与高新郑相善,故而与张蒲州私交甚睦。隆庆六年时,给事中曹大埜弹劾高新郑,言张蒲州贿高拱求晋东宫讲官。当时张蒲州怒也到差,元辅还写了好几封信鼓励张蒲州,让他不必踌躇,当即来京到差,此事张蒲州与我说过。“

申时行听了道:“此事我也不知,不过曾司空,王夷陵与张蒲州间反面,已是由来已久了。”

冯保与张四维二人干系不好,以是林延潮在冯保面前提及时张四维就要谨慎说话,在张四维也是一样。如果上一次林延潮在张四维面前,提了冯保半句,那么本身的主张,必定不会被张四维采取。

林延潮讶然道:“这门生还觉得元辅与高新郑已是不共戴天呢?“

但林延潮也从申时行的话里听出。

不过召入朝堂也就算了,林延潮不明白,张居正为何引张四维入阁呢。不怕张四维在背后随时给他一刀吗?

申时行却道:“是啊,数年前元辅回江陵归葬,路子看望高新郑,当时高新郑已不能起家,元辅入内,二人于卧内对视而涕,随行之人见了这一幕无不打动。“

申时行摇了点头道:“并非如此,二人只是政见不一罢了,高新郑罢相后,曾派仆人至京师寓所取旧物,元辅找仆人扣问,仆人说高新郑回籍后大病,又经王大臣一过后吃惊,恐怕没有几年了。当时元辅听了为之垂泪,当下赠以高新郑代价令媛的玉带,器币之物,让仆人带去。“

“是年,高新郑病故,元辅曾与我言,三十年存亡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肺,痛何可言。当时其家人来京为高新政求恤典,持令媛之物要献给元辅,但愿元辅能为他在天子面前良言。当时元辅推却没有要,其家人道,高相平生廉洁,身无长物,唯有当年元辅所赠此令媛一向携在身边,没有花去一分一毫。本日献给元辅,但愿元辅见此物如见高相。当时元辅听了大恸,因而收下,奏请朝廷以杨一清例下恤典。不过冯司监他却仍记宿恨,下中旨只给高新郑半葬,在祭文里仍有贬词。“

这就是现在内阁里几位大佬间,错综庞大的干系。

申时行见林延潮如此,笑着道:“你实不必如此,我也不知你对朝局体味多少,张蒲州不是由元辅一手汲引的,这你总该晓得吧?”

申时行听了点点头道:“这此中是有启事的,本来你为翰林史官,这些事不便与你多说,但眼下你已是枢密之臣,说来与你晓得也是无妨。”

为了制止申时行持续将这话题放大,林延潮当即岔开话题道:“恩师,我看大司空,王夷陵从次辅值房内出来时,两边似有不快,不知何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