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十九章 申时行的故事[第1页/共3页]

朱赓见了半子只是点点头,然后对林延潮道:“其他事今后再说,我来与你举荐几名朋友。”

朱赓重回礼部出任礼部尚书。

至于朱赓走后,吏部左侍郎之位空缺。

当时主持应天乡测验的主考官是沈鲤,副主考是现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当时任翰林修撰的沈懋孝。

浙党的魁首就是朱赓,沈一贯。

宦海上欺老不欺少。

没推测申时行还是没放过沈鲤,当然他的手腕也不是很过分,给人留以余地。

当日任命一下来,林延潮即带着张汝霖,徐火勃两位弟子一并前去朱赓家里道贺。

再往外扩大的决策圈子,就是在京三品以上官员。

林延潮笑了笑,用绍兴话道:“在陆公及诸位大人面前,鄙人岂敢献丑。”

重考以后,这五名举人中四人文理皆通,确切是有真才实学,唯独丹阳贺学礼满篇胡言乱语,底子不具有有中式的资格。

沈鲤走后,新任礼部尚书是何人?

客堂旁有三间大房,林延潮随朱赓走到这里时,但见这里坐着一桌子的人。

林延潮想想也是豁然,朱赓乃官宦之家,其父亲朱公节曾任泰州知州,朱赓的岳父陈鹤与徐文长其名,被誉为越中十杰,朱赓在浙江必定交游很广。

本来这些官员很多不在京的,但现在正逢三年一度的外官大计,以是都刚巧赶来了。

但能在雅居里让朱赓亲身欢迎的必都是大员身份。

现在沈鲤致仕回家,申时行亲身致书给沈一贯请他出山。

这里包含詹事府詹事,太子来宾,顺天府尹,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以及在京六部十二位侍郎,全数加在一起,算上官员缺位的,普通不到三十号人。

宦海又要调剂,原吏部右侍郎赵焕代替朱赓出任左侍郎。

这时候,朱赓方才姗姗来迟,一脸歉意隧道:“失礼,失礼,愚兄忽视了让宗海等得太久了。”

而吏部右侍郎又空缺了,遵循以平常例,现任礼部左侍郎是很能够补这个位子的。

朱赓是林延潮老熟人了,二人干系很好,他的半子张汝霖还是林延潮的弟子。

世人用绍兴话相聊了几句,果然林延潮主动代入,涓滴没有隔阂。

沈一贯二话不说,从浙江故乡马不断蹄地赶到京师出任吏部右侍郎。

看到这里,林延潮感慨这沈一贯,朱赓才是申时行的第一交班人啊。

林延潮任礼部侍郎以来,算是有了投票权。

林延潮当下与众官员们见礼,世人之前不过了解,却没有打甚么交道,因为谁也没推测林延潮这几年爬这么快,一下子到了与他们平起平坐,乃至高过一头的份上。

朱赓笑着道:“诶,陆公错了,应是过耳不忘,不是过目不忘。”

这件事要从万历壬午年的应天乡试提及。

林延潮一眼扫去,但见这张桌子里坐的有,南京吏部尚书陆光祖,陕西巡抚沈思孝,江西巡抚陈丰年,大理寺卿孙鑨(原任大理寺卿孙丕扬调户部侍郎),吏科都给事中陈与郊。

林延潮当即随朱赓拜别。

沈一贯虽没有到,但屋子里的都是浙党的骨干,当然论魁首还要加一个方从哲。

当时有御史揭露说沈懋孝在南京乡试中收受五名举人每人纹银一千两贿赂然后秉公取中,收了这笔钱后还回籍大肆购置田产。

不过从事情成果能够看出,实在这名御史控告实为捕风捉影,沈懋孝实没有纳贿,这五名举人中四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这贺学礼还是碍于南京官员的情面取的。

难怪有这个小圈子在,朱赓把外头一屋子的官员凉在外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