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第1页/共3页]

林延潮这时放下茶盅,双臂往椅扶手上一撑坐直了身子。

陈泰来道:“右宗伯,可知正堂心中意许是何人?”

黄凤翔笑着道:”大师都是一个部里的同僚,既然关起门来发言,方才正堂这么说也就是不把大师当外人对待。”

上面的官员都是纷繁此起彼伏地点头,表示恭敬从命。

听到倭国入侵的动静,列席大员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

陆光祖脸上的笑容更深,林延潮也是满脸堆笑二人说了一阵的话。然后林延潮又走到石星的面前,石星脸上也是挤出了笑容。

其他官员们闻言也是有样学样,自顾喝茶,归正就是不等闲颁发定见。

许国匀了匀呼吸道:“我倒是不是气林侯官,是气陆平湖出此损招。”

赵用贤当即问道:“吏部尚书为大宰冢,列为六部尚书之首,手握铨政,主管天下官员的升迁,下官觉得朝廷廷推官员,该当以公允不公允,堪任不堪任为先,何来无益不无益为先。”

于二人打过号召后,林延潮赶到了内阁。

至于赵用贤对此也是深有体味,他与邹元标,顾宪成二人一向有手札来往。

Ps:明日有更。

赵用贤道:“石东明刚正不阿,向来不搞结党营私的一套,当然众官员敬而远之。但他若为吏部尚书,我倒是觉得更公允一些。”

“宗海,兵部尚书籍阁部心底自有人选,不必再说了。”

左都御史李世达道:“如此我说一句话,倒不是李某觉得兵部在危言耸听,只是倭国距大明稀有千里之遥,动静一往一返耗时好久。”

林延潮道:“次辅,鄙人并不晓得太多,只知在海运之事上,重新到尾石司农都是反对的,方才在廷议上又驳了我一次,倒是陆司寇是附和的。我林延潮鄙人为官只知一事,谁反对,就是林某仇敌,谁支撑,就是林某的朋友。”

陆光祖从始至终都是谈笑风生,至于石星则是放下之前的架子笑着说话。

许国点点头道:“不错,陆平湖此人太有手腕了。此人若真为太宰后,阁部之间必生抵触,今后岂有宁日。倒是石东明虽与我不近不远,但起码不会与本阁部来招权请愿的一套。”

赵用贤道:“看来也不过乎石东明,陆平湖之一。”

陈泰来道:“方才右宗伯所谈吐贤名,石东明,陆平湖都不相伯仲,但贤名以后,世人都多畏石东明,而心许陆平湖。”

值阁中书闻言点点头,宦海有一句话‘兼掌票拟铨政者可为真宰相’。

林延潮道:“鄙人以为如果为了两淮盐税之事,倒不如如此,现在王司马也是害病,正向朝廷请辞,不如让石司农改任兵部尚书如何?”

许国语重心长地言道:“宗海,宦海之事岂有事事顺意镇静的,就算身为老夫,乃至元辅也有很多事想办而不能办,如果因为有人反对,就与他反面,路会越走越窄的。”

面对石星的目光,陆光祖四平八稳地坐着。

二人闻言都是大笑。

次日阙左门九卿廷议。

散去后,赵用贤与精膳司郎中陈泰来一并踱步回衙。

至于吏部尚书宋纁也是因病缺席,以是九卿只到了七位。

听了赵用贤的话,众官员都是悄悄点头。

在外人看来林延潮竟将这宫里这不值几钱银子的冲泡茶,品出了很多滋味来。

林延潮听了李世达的话后,则是端来茶盅,将茶盖掠了掠茶叶,口中轻吹后呷了一口,喉咙微动后脸上暴露了赞成之色。

“最后说一句就是朝鲜态度尚且含混不明,是否有勾搭倭国一并来犯企图也是不清楚,我等不成轻信朝鲜的一面之词,也是应当细心看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