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贯之[第1页/共9页]

这是如何回事?沈一贯想到一个能够,顿时色变。

但眼下既行到了这一步,绝没有退归去的事理。

“是啊,要使银钱畅通,能够以新币为京官武将俸禄或定两分耗之法,而火耗归公之议,乃林侯官自取其败,只要恩师能在廷议不动不移,满朝的官员都会站在恩师一边。”

“门生大胆直言,俯请……俯请师相包涵。”

“方才大司寇所言,本部不觉得然。管理天下,当尚和去同,执两用中,治人治法视时势而辨,岂可一成稳定。法久弊生,不能稳定,变之在人,人以定法。人治之难,难在乾坤专断。法治之贵,贵在纲领小纪,没法不修。畿甸遐荒,无微不烛。”

目睹与此,孙承宗已不顾林延潮之前话,起家仗义执言道:“火耗之事……”

石星在朝中与林延潮反面,频频在廷议上顶撞,最后林延潮忍无可忍,在一些事上难堪石星。

林延潮言下之意,事功学派对标是东林党,两边有各自光鲜的态度,大师因态度,志向不异,而成为同道。

沈一贯闻言点点头,狐疑尽去。

沈一贯提出商税是替代矿税的折中之法,但林延潮倒是为了互市惠工,二人固然体例不异,但初志分歧,倒是差之万里了。

“我把钱给门生,让他们晓得稻粱是稻粱,读书是读书,不要混为一谈!”

陈之龙笑道:“恩师,若百官反对,林侯官再有圣意又如何?岂不见王太仓如何。”

顷来部院诸臣,有志者难行,无志者令听,是部院为内阁之府库矣。监司又为部院之府库矣。

这名宫里寺人这么说完偷看林延潮,沈一贯的神采。

孙承宗上个月又升官了,晋为太子来宾正三品,仍掌詹事府事。

百官现在也听得出来,于慎行,宋应昌之言,论据充分,恰是事功党务实的气势。而萧财主说得虽好,但只在务虚上作文章,没有落到实处。

沈一贯见林延潮不了局,心底大定,但他也不会发言,毕竟以他今时本日职位,一旦出声再遭小臣回嘴,面子安在?

林延潮停下笔来,笑道:“稚绳,你来了。”

朱鼎祚的改弦更张,实令很多人一头雾水,更令沈一贯一方阵脚大乱。

沈一贯沉吟半响道:“你说得不错,但林侯官夙来谨慎,这一次却敢如此大张旗鼓,莫非背后有圣意?”

但见林延潮叱道:“处所官员加征加派火耗以此滋扰官方,收刮民脂民膏。这些亲民官究竟是治民还是食民,而朝堂竟有人公开替他们讳饰,视若不见,众目睽睽之下,信口雌黄,掩耳盗铃,廉耻安在?”

但是现在提及石星,林延潮倒有几分驰念之意。

林延潮看了萧财主一眼,心底倒也有几分赞成。

另一个时空汗青上,作为首辅的沈一贯曾与天子提出设立商税,主张在商税朝廷与处所对分分账,但却被天子回绝。

顿了顿沈一贯又抚须感慨道:“但若使天下皆善人,则无君无相又如何?”

当年另一个张文忠,以廉洁闻名的嘉靖阁臣张璁感慨。

杨俊民向宋应昌道:“大司马请讲。”

若一名官员仅收常例而不向上面另行分摊索贿,在明朝已称得上清官,如许的官员不在少数,但海瑞之以是称为大清官,是因为他连这笔常例的支出也回绝了,是以家里连肉都吃不起。

沈一贯欣然道:“吾知宗海行事自有分寸底线,私有猷,有为,有守,真宰相之才。吾归乡今后就试看公今后如何拨正乾坤,一扫天下积弊了。”

孙承宗道:“师相,门生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