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1页/共3页]

“最后南军粮饷过厚,宋某承认,但是双粮之事也是本提督与大司马亲口所允的,出国交战,必须重饷犒军。南军是募兵以军饷为生,而北军拿不到粮饷,但过后家里却有田亩能够耕作!为国效力之士,死不旋踵,但在将军眼底却成了呱噪威胁之兵!”

李如松扫了一眼,看看屋内四周仿佛埋伏了人:“敢问经略,此是何意?”

林延潮点点头道:“一颗首级就是五十两,那么一千六百四十七颗就是八万两千三百五十两银子!宋制台你看下这钱想体例从那里筹?从山东那边筹?这防海款项上能不能挪一挪?或者拿余钱补一补。”

李如松针锋相对道:“那么制台可知南兵屡噪之事?制台又可知南兵口口声声说先登之功,但平壤之战,我令吴惟忠部攻牡丹峰,止步于含毯门。而北兵杨元所部却拔去七星门,火烧风月楼,这谁是先登!”

林延潮心道,宋应昌这时候来得真好。

而听闻宋应昌进屋,顿时李如松的脸沉了下来。

李如松看了宋应昌一眼然后道:“启禀经略,末将也有不是的处所,士卒多次呱噪,也是末将治军无方!”

“此事不成姑息,动则打击将帅营帐,竟还杀人,若不整肃军威安在?不管谁干的,定惩不饶?宋制台,你归去查一下,是何人打击中军?又是何人杀了李提督的旗牌官?查明白后,该罚的罚!该杀的就杀!要先斩而后奏,以严厉军纪为重!”

李如松看了一眼宋应昌,然后道:“末将一时激愤,倒没有必然是说谁?”

明朝财务支出又几大块,户部的太堆栈,另有光禄当铺、太仆寺常盈库(冏库)、工手部属的节慎库。

林延潮正与李如松说话之际,外头却传来拍门声,然后陈济川道:“老爷,蓟辽总督求见!”

这时候林延潮轻咳一声。

现在是万历二十一年,太仓之粟恰好用了十年,就已入不敷出,部帑已竭。现在轮到太仆寺常盈库了。

李如松起家道:“多谢经略亲口相告,有经略这一句话,李某就算现在战死疆场上,也是死而无憾了!”

李如松神采也是好了很多。

三人坐下,林延潮面南而坐,而宋应昌,李如松一左一右对坐,二人目光也是不打仗。

李如松一愕道:“此言当真?”

二人同时道:“谨遵经略大人之命。”

林延潮闻言一听,面上不动声色心底却想,宋应昌好劝,毕竟大师都是文臣,并且林延潮对有提携之恩。大师有共同好处在,故而他不会反对本身,但李如松倒是分歧,对方锋芒毕露,恐怕本身要让他服从,有些不好办。

李如松,宋应昌二人不得不断止了辩论,脸上还是肝火冲冲。林延潮沉声道:“好了,两位都是朝廷柱石之臣,关起门来吵一吵尚可,传到内里就让人笑话了。”

宋应昌道:“回禀经略本年山东大旱,从山东那边筹必定是不可的。至于余钱也没有多少,这一次征朝之战,户部部帑已竭,最后还是兵部从太仆寺支取了四十万马价银。”

李如松道:“一千六百四十七颗!”

李如松闻言神采很欠都雅,林延潮道:“将军有甚么话无妨直言。”

李如松嘲笑道:“制台真是好短长,平壤之战时,公不在一线督师,倒是比在火线血战的末将看得清楚。”

林延潮点了点头又对李如松道:“李提督,这一次平壤大捷,斩获倭寇首级多少?”

太仆寺银普通封存不动,每年为大明稳定岁入六十万,现在已积至千万,造现在这个用法也不知能保持几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