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大阅很难啊[第2页/共3页]

谈完了远景打算,郭朴便和高务实提及近期顿时要办的两件大事,遵循他的设法,这大抵是他名誉退休之前的最后两件大事了。

五,定则程。营中各项事件,如京班二军及赋税等项,国初多少,今存多少,其营制官属敕谕章并奏。

除了以上各种,朱翊钧还在搞大减赋,这个之前提到过,就不赘述了,总之是态度就是降落田赋,朝商税倾斜。不过这一条高务实一向持思疑态度——因为田赋本来就很低,平头百姓吃不饱的主因并不是国度赋税高,而是因为其他方面被地主豪强压榨,但这件事产生在他不在京的时候,劝也没得劝。

“昔日永乐之时,黎季犛谋朝篡位,僭号改元,残暴国人,攻夺邻境,此六合鬼神所不容。我成祖文天子德被四海,兴亡继绝,遣使护送陈氏孑遗返国,却为黎逆截杀,这才吊民讨伐,出师南征。而后遍寻陈氏宗嗣而不得,念及尔等天南之民,乃因事而离王化,如同孩童之丧父,这才设以交趾布政司,以图教养!

要不是隆庆帝是个仁厚之君,又早就风俗了嘉靖末年比年亏空的户部近况,说不定连批都不会批。并且又幸亏高拱没几个月就回朝起复了,很快把财务题目当作大事来办,又是开港又是收商税,那次事情才显得波澜不惊。

大明仁恩浩大,而神威如嶽!

告祭本有其礼节,跟大阅并不沾边,但这个发起却获得了天子的支撑,内阁在商讨以后,也以为能够作为权宜之计——将大阅放在告祭之进步行,各有所仪,但前后停止,既不抵触,又让人能明白两场大事的含义,都是分歧的。

实在以上这些吧……说的都对,但他晓得,必定干不出效果。

因为燕京在这个期间本就已经是巨城,这道外城又是在京师根本上外扩得来,那就更大了,差未几要达到后代都城三环线的程度,这此中的破钞还少得了?没有个几十万两,连城墙都修不完。

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朝廷是赚得比之前多了,花得也比之前多了,是以此次大阅固然要搞,但不能跟前次张居正那样搞,要节流点。

高拱当政以后,因为大明埋头鼎新,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大战,也没有值得用大阅来威慑的仇敌,再加上高拱也舍不得把用于鼎新的赋税花在这些事情上,以是没有搞过大阅。

今吾观安南,虽得千年之传承,却有这等数典忘祖之辈窃据高位,实为不祥!此等贼獠,不杀不敷平天愤!本按恭承天命,遣兵南荡逆寇,复中华之威仪,乃有一言,敬告尔等:

隆庆年间搞过一次大阅,那是在高拱起复之前,由张居正动议题请隆庆帝停止的,当时的首要企图就是揭示新君振刷洗涤,大明军威已然鼎盛——这明显是做给当时动不动就来京师四周串门的俺答汗看的。

郭朴道:“朝廷先派科道官巡查了京营,然后这两人提出了定见。”说着,就在桌上找出一道奏疏来递给高务实。

三,去虚文。各营将官凡有各衙门公文,止许差人送达,把总等官埋头在营练习技艺,不准调派。一经选练,开操校阅,首火器、次弓箭、次刀枪,各因技艺难易以定奖惩,因以练习多寡,别将领贤否,而拔取西席,就于各营中谨择,不得滥收无籍,以开幸窦。

因而当时的首辅严嵩老先生去南城漫步了一圈以后,提出了一个妙不成言的奇异假想:先修南墙,修完了放着,剩下三面等今后有钱了再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