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2页/共2页]

高务实眨了眨眼:“河南卫所也有很多,他们也老是要换装的,哪怕数量不如边军庞大,但赡养我在新郑的炼钢厂却也不难,并且……河南卫所归北京的五军都督府统领,成国公、英国公他们不会不先考虑我的买卖。”

高务实略有些踌躇,不晓得该不该解释清楚,想了想才道:“铁当然好炼好卖,却也正因为易成,难以卖出高价,不似精钢,能炼成者少,代价高企。儿子久在三伯身边,深知三伯早对国朝军威不振感到不满,故意强化,此前儿子也曾奉旨观政宣大防务,边军军器大多不堪一用,已到了不得不加强的境地,特别是火器换装,已是势在必行。”

张氏听完,这才放了心,欣喜隧道:“吾儿早慧,此生繁华无穷矣,异日你弟妹年长,你也须很多多帮衬提携。”

没体例,吃独食的人,总会死得很丢脸——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嘛。

张氏解释道:“道隆是他的表字,他名元泰,李元泰,是浙江余姚县人——你晓得的,徐华亭好用南榜进士,余姚离华亭不算太远,也算半个乡党。”

张氏想了想,又有个疑问:“不对呀,你刚才说的是边军换装,比方宣大三镇换装,你在京师四周炼钢,就近运抵边镇也好,直接送去兵仗局等处也罢,离得倒是不远,利润很有保障。但是,若在新郑炼钢,送去宣大或者京师,岂不都太远了一些?这但是钢,重得很,运输困难,本钱高企。”

高务实撇撇嘴,心道:我岂是只筹算卖钢,我是要直接造火器。反倒是那些盔甲刀剑之类,我没甚么兴趣去搞……好吧,也不是没兴趣赚这个钱,只是如果全部换装打算都被我全场包圆了的话,只怕朝野攻讧太短长,吃不住劲,以是冷兵器和防具这块,就只好放弃了。

明朝初期,根基是秉承元朝的处所办理体制,省一级设行中书省统管处所军政事件。洪武九年,明太祖动手清算处所官制,命令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亦称藩司,风俗上仍称省,卖力本地区的行政、民政及赋役征收。

张氏点了点头,道:“也好,正巧三个月前你大舅来河南主持过乡试,应当与李道隆有过交换,要不你给你大舅去信问一问这小我,也好有个计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