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冰底潜流(中)[第2页/共2页]

张居正拈须一笑,说道:“督公儒宦之名响彻朝野,士林盛赞督公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特别琴书二艺,更是冠绝一时,不要说两京大内三万内宦无人能出督公之右,便是金榜文曲之辈,也没有几个能望督公之项背……多谢督公美意,这幅字我将毕生收藏。”

“另有甚么?”张居正这下子是真的很难淡定了。

燕市重来仲春初,翩翩意气曳长裾。

当时年青气盛,初临都城,看到那些锦衣玉食、鲜衣怒马的王公贵戚、文武百官,他这来自江陵、出身军籍的青年士子,既为本身的穷酸而泄气,同时又为本身的满腹经纶而自傲。诗的字里行间,流暴露他的弘远政治抱负,就是要介入人臣之极:环佩相将侍禁庐。

他做了个手势,徐爵立即翻开红木匣子,取出一幅装裱精美的立轴,游七看张居正没有出言禁止,立即上前帮手分开立轴。

冯保很对劲张居正的表示,他朝张居正笑了一笑,摆了摆手,道:“先生,我的话还没说完……”

张居正面色大变,霍然起家。

张居正眸中精光一闪,又沉吟着问道:“督公是不是过于悲观了些,须知高阁老是皇上第一信臣。”

当时还嘉靖二十六年,他和同亲老友初幼嘉两个年青举子来京师插手三年一度的会试。他考中进士并被提拔为翰林院庶吉人,而初幼嘉却名落孙山。两人于都城客邸别离,张居正写了这首诗送给初幼嘉。

相视一笑,统统尽在不言当中。两人进了屋,随便酬酢了几句,冯保便悄悄引过话题,朝身边的徐爵做了一个手势,徐爵会心,赶紧捧上一只红木匣子。

时隔大半年,冯保再一次悄悄来到张居正的大学士府。

金门未售甘泉赋,玄室何人问子虚。

太乙夜燃东壁火,天池时化北溟鱼。

固然呈上《纾驿路疏》的只是一个临时太子官,乃至连实际品级都没有,但京中官员没有谁现在还会藐视这位“小阁老”。

诗后有一行题款:敬录太岳先生诗,冯保。那“保”字的上面,钤着一阳一阴、一方一圆两枚图章,阴文方章是魏碑体的“冯保”二字,阴文图章上的两个字倒是秦小篆体的“大伴”二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