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三)[第2页/共2页]

面对高拱这一问,高务实哈哈一笑。

高拱皱起眉头,呵叱一句:“笑甚么笑,我的话很好笑?”面色已经有些不悦了。

高拱倒抽一口寒气,点头道:“你这个设法太伤害了,火器乃是国之重器,交由私家出产,的确是太阿倒持,一个不好就要出大事,不当,不当!”

他说到这里,俄然心中一动,弥补了一句:“除非他已经做了首辅,不然他是不会如许获咎人的。”

高拱不是不晓得这此中必定有贪墨,但他确切没有推测贪墨的程度已经到了这个境地,咬牙沉默了一会儿,才问道:“以是你的意义是,戚元敬所谓的费帑,实在只是补足了造械的普通所需?可每次张太岳出面保他,说的启事都是‘戚某行伍出身,不熟经济,所部略有浪费华侈,然其部实心用命,其人批示得宜,姑可用之’,又是何事理?张太岳是戚元敬的背景背景,连他也不清楚?”

高务实看在眼里,又加了一码:“再说,他光囤火器也没用啊,没有火药,这火器不就是根烧火棍?但是,他造火器我们能够不好预算,但他买进了多少火药,这东西锦衣卫和东厂如果还查不出来,这俩衙门干脆撤消算了,还留着吃甚么闲饭!”

高务实晓得高拱这句话说的就不是戚继光一家军器制造的题目了,是指全部大明兵工体系的题目,那当然不好办。毕竟不是每个将领都能像戚继光那样,要钱有本领,兵戈更有本领。

“这个……”高拱一时有些语塞,他当然也晓得火器的代价远不是刀枪剑戟可比,但“火器乃是国之重器”毕竟是他们这些人的固有看法,要立即窜改有些困难,是以还是不肯等闲表态。

万一其他一些将领,要了更多的钱去,军器制造仍然一塌胡涂,兵戈仍然一塌胡涂,朝廷多花的钱岂不是就打了水漂?

高务实晓得高拱的这个思路跟他在本来汗青上一样,太把张居合法作君子君子看了,只好苦笑道:“戚南塘安敢瞒他?只是太岳相公这小我……如何说呢,我觉得他就算晓得内幕,也不成能说出来,因为那要获咎全部军器好处链条上的几近统统官员。”

“那戚元敬麾下又为何利用鸟铳?他麾下的人就不怕他杀、自残了?”

这下高拱明白高务实的意义了,问道:“你的意义是说,兵部的造械用银定额太低,以是造不出合格的火器,而一旦肯费钱,便能够造得出来?”他说着又本身点头否定了,道:“不对,兵部的造械代价,本钱、用工等方面都有据可查,是计算得很详细的,内阁有收到过兵部的覆文,那上面的数字应当无误。”

他说到这里,稍稍一顿,又弥补道:“更何况,这火器的代价又岂是平常刀剑可比?他悄悄私囤?他又多少本钱能悄悄私囤出一支足以武装雄师的火器出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