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2页/共2页]

黄孟宇既然没有定见,德胜堡这边就算是同一思惟了,归正马巍等人也没有说话的份,因而高务实的奏报立即呈转到了大同,已经赶回大同坐镇的王崇古、方逢时与钦差正使程文一道,立即各写奏章,随高务实的奏报一起往都城送去。

京师,顿时又吵成了一团浆糊。

这个说法当然不是高务实的内心话,但他晓得必须如许说,因为他不为嘉靖摆脱不可,如果不为嘉靖摆脱,那隆庆就不好承诺封贡了,不然就是不孝。

但是光如许说必定还不敷,因而高务实接下来又讲了通贡互市的好处,比方蒙古物质完善,如不互市则没法保存,没法保存则只能南下劫掠等等事理。

不管主和派还是主战派,本来都只是大抵猜到把汉那吉的封赏下去以后,俺答能够要再次发起通贡,却没有人猜到俺答会如此判定,不但再主要求互市,乃至自请封王!

既然是如许,那所谓先帝明旨甚么的,不如还是当个屁放了就好。至于万岁爷爷那边,倒是用不着他黄大镇守操心,阁老们天然能压服他——把汉那吉请降受封就是明证嘛。

而跟着高务实的上疏一同抵京的,另有王崇古与方逢时的上疏,他二人的上疏从内容上来讲大同小异,不过比拟高务实的上疏而言,他二人因为是当事官员,以是说得更细心一些,首要笔墨都集合在“如何封贡”上了——毕竟他二人是先收到了高务实请他们转呈的疏文以后再提的笔,既然高务实已经把“为何要封贡”写明白了,他们身为“前辈”天然不好拾人牙慧。

高务实做了大半年的太子伴读,平时又常常与高拱议论这些事情,当然晓得隆庆与其父嘉靖分歧,这是个很务实的天子,但让他随便变动祖制却很难,以是高务实才找出这些汗青来左证本身这道奏疏并非擅改祖制,恰好相反,这恰是遵守祖制……

这就是找汗青按照了:陛下你看,祖宗何其贤明,不也还是封过“夷种”为王吗?您现在这么做,也是有章可循的……简而言之一句话,这么做的确贤明神武之极。

这有甚么好挑选的,当然是自家的位置坐稳才是硬事理,凭甚么咱爷们要给边军背黑锅?那些仗又不是咱爷们去打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