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御前阁议(上)[第2页/共4页]

朱翊钧略微思考,又问申时行:“申先生,此似普通升赏,你既以为略薄,不知有何观点?”

朱翊钧点了点头,固然面无神采,但话倒是说得很客气:“有劳申先生。”

这三个词当然是有差别的。

王家屏固然在内阁诸臣当中的职位是吊车尾的,但那也是阁臣,也有发言权的。是以他点了点头,道:“臣觉得元辅与三位阁僚的定见一个失之峻厉,一个失之宽宥。郜光先举棋不定,的确有西北瘠薄之故,但是战守失策也是究竟,不能不罚,只是不必过分。

吴兑答道:“有大红纻丝麒麟服一袭。”

申时行道:“若仅按普通斩首所获来看,此升赏并无不当,但是李如松庄浪卫一战固然斩首不及脱脱、伊勒都齐等部,然其所阐扬的倒是定鼎之功,是以臣觉得可酌情厚赏。”

朱翊钧皱眉道:“王先生的意义朕大抵体味了,但王先肇究竟以为该如何措置?”

申时行便清了清嗓子,道:“关于诸镇武臣此战之功过奖惩,兵部已经题奏了详细的条陈,吴阁老已经对其做出了开端的核阅,做了几点小的调剂,然后在内阁阁议当中拿出来群情了一番。

朱翊钧见申时行“没有贰言”,稍稍有了点浅笑的模样,问道:“申先生,接下来呢?”

朱翊钧蹙眉思考半晌,又朝王家屏问道:“王先生,就你没有发言了,你可有甚么要说的么?”

杨天官既然与会,也就意味着明天阁议的议题已经很明白了,必是与铨务有关。

此时的“章程”与后代稍有辨别,粗心是原则性的安排体例,但团体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略的意义,或者说方向性的定见;“说道”则更不肯定,只是问内阁对此事的大抵态度;而“决定”就必定多了,意味着天子普通不会反对,即便有所调剂,范围也不会太大,或者说触及的工具也不会太多。

此功归高务实,亦或者此功归魏学曾,对于高务实此战之封赏影响颇大,不成不查。”

申时行面色稍稍丢脸了一点,道:“臣觉得此二人一个是苛责部属,剥削军饷,导致哱拜举兵,实乃罪首。此罪纵不至死,亦当夺职去位,再由法司详细鞠问,以定详细罪恶;另一人御下无方,瞻前顾后,踌躇纵敌,战守失策,臣觉得一个撤职待勘如何都是够的。”

到底是当了多年天子,朱翊钧这里的三个用词很有讲究。对于高务实的封赏,他用的是“章程”;对于郜、梁二人的措置,用的是“说道”;而对于一干武将的奖惩,则是“决定”。

朱翊钧微微一笑:“既如此,申先生觉得此功归谁公道?”

申时行的脸上倒也看不出甚么其他的意味,更无泄气之色,安静隧道:“对于郜光先与梁问孟的罪恶议定,内阁方面定见相差颇大。”

张学颜与吴兑表示这功绩该归高务实,来由是“德懋懋官,功懋懋赏”,谁的功绩就该给谁。这两句话很好解释:德行高贵的便授以高官,功绩大的便赐与丰富的犒赏。原句出自《尚书·仲虺之诰》,在坐诸位都是倒背如流的。

朱翊钧仍然不置可否,又问其别人:“诸位有何定见?”

许国见天子看着他,便道:“臣与心斋兄是附环洲兄之议。”

申时行是被朱翊钧点名的,当然要出来答话。只见申元辅固然坐着没动,但仍然微微欠身,拱手道:“皇上方才提到的这三件事,内阁方面都有所群情,臣且一一道来,供皇上宸断之参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