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冠绝京华(中)[第2页/共3页]

然后便是那进士罗袍,换成了赤罗青缘的圆领朝服,与众大臣们无异;腰间革带则换成了光素银带,挂药玉佩,就连头上的乌纱帽,也在摆布两边各簪了一朵大红花。本来高务实还挺对劲,但那两朵花儿一插上,他就有些哭笑不得了,心说这玩意儿往头上一弄,不像状元郎,倒像是新郎官了。

实在新郎官的盛装,本就是仿照状元郎而来,只是比起大家都会当的新郎官,三年才出一个的状元郎那但是太奇怪了,乃至于高务实一见到簪花状元帽,第一反应竟是新郎官的帽子。

高务实居中,萧良有和王庭撰跟在摆布,三人行在平时只要天子才气走的御道上。

以是朝廷现在正式承认的连中三元者,至今独一成化年间的名臣、内阁首辅商辂一人罢了,但商阁老县试、府试皆不是第一,且二十一岁中解元后,又蹉跎了十载,终究在三十一岁才得以登第,连平分量最重的两元,但非论如何说,他不是六首状元。

好梦不肯醒,这是人之常情。以是潘尚书便放慢了脚步,缓缓走在前面

比及唱名结束,礼乐之声复兴,百官及新科进士再行三跪九叩大礼,满脸笑容的朱翊钧赐下大金榜,交由礼部吊挂于午门外,按例吊挂三曰。

幸亏这时候,还是恩师郭朴救了他的驾,郭阁老笑眯眯过来赶人了,呵呵笑道:“诸位,三鼎甲还要换衣,等着我们的‘御街夸官’呢,今后日子长着,大伙儿有的是机遇聊。”

当然,高务实在县试以后也“蹉跎”了数载,只是他的这个蹉跎,其启事是天下皆知的——不肯在其伯父高文正公当政之时参考,以免测验不公。是以他的蹉跎不但没有成为遗憾,反而更让人不得不交口奖饰。

这事要简朴说一下,建文元年,建文帝朱允炆改旧制,黄观任右侍中,参与首要国事奏议。是时,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群臣畏其权势,闭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劈面顶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导致朱棣挟恨在心。厥后,朱棣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起兵北平府,直逼南京,并公布“文职奸臣”名单,黄观名列第六。

这就苦了高六首了,他就算有从上辈子带来的应酬本领,可这……人也太多了啊!

当三人回到奉天殿前,内阁五位大学士一个不落,全都等在这儿,一见三位青年俊彦出来,五位阁老都是一脸笑容,特别是会试主考申时行更是呵呵笑道:“别的且先不说,就单看这卖相,这届的三鼎甲,就好过之前二十年的。”

三人由五位辅政大学士亲送至午门外,礼部尚书潘晟又驱逐上来,亲身扈送三鼎甲,向承天门正门招摇而出,众进士随行在左边官道上。

在寺人们的奉侍下,高务实先脱得就剩一条裤衩,然后将棉布中单换成了白绸所制的——这意味着,他正式成为大明朝官员的一分子,能够合法的穿戴绫罗绸缎了。好吧,固然他已经不穿布衣很多年了,但能理直气壮的穿绸子老是最好不过的。

郭朴笑容可掬的对高务实、萧良有、王庭撰三人道:“你三人先去偏殿换衣,等返来这里我们便解缆。”

此时音乐乃奏中和显平之章。礼成,朱翊钧乘舆还宫,不过却有眼尖的几位偷偷瞧见天子走时竟然冲高务实悄悄比划了一个“六”字的手势。

朱棣乃是成祖,现在的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