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安南捷报喜与忧[第2页/共3页]

又览奏再三,长叹一声:“十世之仇,朕为祖宗复矣!”

拿下升龙不敷为奇,拿下清化却值得大书特书一番,而以“戋戋”五万狼兵和一干仆人就拿下升龙和清化,根基已经抵定安南大局,这……这可真是喜从天降、大快民气、普天同庆、驰驱相告的大丧事啊!

朱翊钧神采微微一动,但还是不太情愿放弃将安南从安南都统司改成交趾布政司,又朝郭朴望去。

三月初七,安南的捷报终究快马加鞭地送到了京师,除了辽东和蓟镇以外,好久未闻边喜的大明朝廷一时精力振抖擞来。

他这个年纪,恰是一门心机惟要“搞个大消息”的期间,现在高务实帮他拿下安南,报了九世之仇,这要不耀武扬威一番,岂不是锦衣夜行?

至于来由,不过还是之前那些来由,比如申时行就表示:“昔日安南年赋不过七万两,就闹得民变四起,朝廷所费不啻十倍不足,况此地民风怠惰,空有良田,不肯安种,我朝廷若再次收回直辖,将来可有这般余力余财,源源不竭往里填?”

而去处,则比较成心机了。安南拿下来了,要还是不要?

何况,把高务实丢在安南,高党还不得拿奏章把他这个天子给淹没了?那但是他们心目中没有争议的“将来魁首”,这么一小我不呆在内阁,却被天子摁在安南那种“鸟不拉屎的南蛮之地”,这是酬功还是罚过啊?

朱翊钧见几位阁老都有些深觉得然之色,只好道:“其实在出兵安南之前,高务实曾给朕密奏过这件事,他以为能够引入土司,压抑或者说制衡安南莫氏。”

朱翊钧对这话倒是没有甚么定见,点了点头:“这事儿必定得问高务实的观点,安南本就归广西统领,他是广西巡按,安南又是他打下来的,不问他问谁?不过,有备无患,朝廷也得先有个根基的态度,比方说:高务实如果以为能够改布政司,朝廷要如何改?高务实如果以为不能改布政司,朝廷又该如何措置?”

张四维又接过之前的话题,道:“莫氏也好,黎氏也罢,提及来都是叛臣,不过黎氏乃是旧叛,莫氏当年虽篡黎氏之国,但活着宗时便降服于我大明,眼下乃是我大明以内臣,相较于黎氏,总归要亲一些。不过,臣觉得此事还是需先问明高务实,眼下安南到底是个甚么样的官情民情,才好做出判定。”

郭朴也点了点头,道:“凤磐的话有事理,桂西、桂南固然大多都是山区,但空中不小,如果换去安南,安南人本身岂不是要没有安身之地了?这些土司在桂西桂南,对治下都是一言而决的,换去安南用甚么名义呢?如果仍然是土司,那如许的权力给到他们手里,安南百姓又能接管得了吗?会不会闹得比永乐朝更严峻?”

“简朴的说,就是此次跟着高务实出兵的那些土司,都让他们换地,换到安南去。”

京师官民弹冠相庆,这位高文正公的亲侄儿、皇上的十年同窗、大明的六首状元公然脱手不凡,不对,这已经不是脱手不凡,这的确是神来之笔!

余有丁对此表示同意,许国也附议了。

为甚么?因为高巡按没花朝廷一文钱,就报了从宣宗算起,到万历天子朱翊钧恰好十世的大仇!

朱翊钧点头道:“申先生说的也对,那申先生无妨先分辩分辩。”

感激书友“黄金发123”、“天孙疾”、“年久失修nn”、“高楼日暮”的月票支撑,感谢!持续求订阅,求各种票,明天应当另有一章,但看时候,估计有点迟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