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朝归倭附(十)薅羊毛[第2页/共4页]

在朱翊钧看来,武装运输舰的代价就已经很夸大了,前面那些纯战舰的代价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你看那二级战列舰,一艘船的代价竟然就够两万雄师打一场为期两、三个月摆布的大战了![注:攻坚战大炮洗地不算。]

再进一步,朱翊钧发明大明海军的退化还不止是福船数量减少,尚且保存的福船也战役力大减。

当时荷兰的守军才不过900多人,并且因为时候启事只制作了粗陋的防备工事,远不如欧洲已经各处都是的棱堡。就如许,明军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下来,乃至最后还让部分荷兰人乘船逃窜。

比如说在荷兰“海上马车夫”崛起以后,比拟于欧洲,东亚的荷兰船只在中海本地普通是独来独往,兼具商船与战船的服从。他们时而充当贩子,时而充当海盗,很少有大范围集结的环境。

在朱翊钧看来,大明就算现在因为有京华、有海贸联盟存在,实际上并不存在甚么海防安然威胁,但那也不代表大明海军就能如畴昔二十多年一样完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这哪玩得起?高务实玩得起是因为他两洋舰队的主业实在是海贸,打海战属于搂草打兔子,趁便罢了。不信你看两洋舰队中纯兵舰的占比嘛,几近每次大型海战的时候都是好几十艘武装运输舰搭配戋戋几艘兵舰。

就算是三次英荷战役范围最小的第一次作战,荷兰也出动了44艘战舰,而荷兰当时最大的战舰七省号,更是搭载了80门大炮,此中36磅炮12门,24磅炮16门,18磅炮14门,12磅炮12门,6磅炮26门。

而这,也恰是陈璘上任好久却一支呆在烟台造船,不管朝鲜方面如何孔殷火燎的催促,他都不动如山的启事——没船打個屁!

从隆庆四年到万历二十四年,固然大明的战船总数增加了——由七百二十三艘增加到了一千两百五十二艘,但是作为大型战船的福船数量却大幅减少:隆庆四年时大明另有八十三艘大福船,到了这一年竟然差点对半砍。

它在倭寇侵袭最甚时也未曾怯战,戚继光暮年曾说过:“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倭船自来矮小如我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

比如,朝廷这边得知北洋舰队远征吕宋,是因为吕宋亡国了,被红毛鬼子佛郎机人给兼并了祖地。当然,这不是关头,关头是本地有很多汉商在战役中受损,是以作为海商的魁首,高务实被迫出兵经验佛郎机人。

简朴来讲就是船只要不太差就行,我们玩的是数量。

感激书友“曹面子”、“keyng”的月票支撑,感谢!

这里必须做一个对比,同期间荷兰为了对付英国的威胁,大幅扩大水兵,其主力战舰达到120艘,水兵2万人,火炮6000门。

他转头再找兵部体味了一下大明的海军环境,这才发明题目大了。

实际上,澎湖之战并没有后代很多人觉得的那样名誉。此战南居益先用背信弃义——当然也能够了解为兵不厌诈——的手腕在构和时扣押荷兰军官,以后又动用了1万多人、200艘船围攻澎湖据点。

朱翊钧真的是对这些缉获的战船很有兴趣吗?是,也不是。

最后的成果是黄芷汀在战后不久移镇安南时获得了安南副都统使的诰封,而奇袭升龙、迫使莫朝成为傀儡的京华舰队几近被朝廷疏忽——固然在当时而言,这是高务实所乐见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