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十九)不可替代性[第2页/共3页]

到了这一步,不唯内阁和各部全都慌了手脚,连朱翊钧也慌了神,感受如果高务实再等几天不肯回阁视事,只怕全部朝廷就要停摆了——固然看起来大师都忙得跟一只只无头苍蝇一样,但朝廷实际上已经停止运转。

现在朝堂已经乱成一片,特别是内阁两位阁老赵志皋与周咏,每天都请司礼监代为奏请皇上,说元辅再不回阁,内阁已经要没法辅政了。

比方说这些年一刻未停的税改题目。高务实固然早已明白了风雅向,但是每年都会按照实际财务状况来停止一些小幅度的调剂,这些“小幅度调剂”一定是直接调剂团体税率,而有能够是调剂征收比例,也有能够是调剂征收序列。

感激书友“书友20170107012220447”的10张月票支撑,感谢!

换句话说,处所官员想要考评优良,除了维稳这个永久目标以外,还要讲“GDP增速”了。正如高务实三十年前就和高拱提到的过的那样:一个好的县令要能让本地税收比年上涨但老百姓却不会产生牢骚。

至于你说,能够先就着西征军的用度,把救灾赈灾这边当作能够调剂的用度行不可?也不可,因为现在救灾赈灾已经被归入考课法的考课范围,特别是你本地如果闹出流民潮导致民变,那对于官员考课但是致命打击。

“圣裁”当然只是说说,万事都圣裁,那还要内阁干吗?可题目是六部不敢瞎搞,赵志皋和周咏也一样不敢瞎搞,因而大眼瞪小眼以后,还真就直接“惟请圣裁”了。

陈矩谨慎翼翼地答道:“回皇爷,元辅还在见心斋。”

实际上,大明在朱元璋期间定下的商税之以是低到几近能忽视不计,思惟本源也出在这儿——朱元璋不是不收商税,他也是收的,只是他以为商税一旦收多了,物价立即就会上涨,因为贩子最是奸猾,他们是不肯亏损的,以是终究不利的还是老百姓。是以,他就把商税一降再降,终究大明的商税就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玩意儿了。

这“海”但是有明白感化的,万一收少了,西征军那边补给不敷吃了败仗,几百年来第一次出兵光复西域的大计谋是以受挫,谁敢背这么大个黑锅?

总之,颠末数十年的经济鼎新,现在大明的经济形式正处于一个大窜脱期间,而把握这一窜改方向的人,全部朝廷也就高务实一个。但是财务是一个朝廷能够运转的根本,现在高务实撂挑子,全部朝廷很快就一片混乱了。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典范思惟,即便高拱也很难跳出其外,因为在他们眼里,社会出产力是恒定的,你凡是多收税,必然只会导致老百姓承担减轻。

换句话说,老苍内行里有多少钱,才决定了你的商品能卖甚么价。卖贵了卖不掉,你就得贬价;一上市就售罄,你必定会涨价。

这还了得!

换句话说,你内阁和六部这边敢扣处所官员本来应当拿到的赈灾款,那人家是真敢跳着脚上疏骂人的。考课法一年比一年严格,不止是对处所官的压力,反过来也会倒逼中枢的处局势度。总的来讲,就是大师都只能一天比一天严格,能够“调剂”的范围一天比一天小了。

这下子,压力来到朱翊钧一边了。他和高务实御下的气势实在很像,本质上都是只定风雅向,不管详细事的,之前这些详细的事都是高务实去措置,他倒也没感觉难办。但是现在高务实撂了挑子,一大堆详细事件摆在他面前,他看了也是目瞪口呆——这都是些甚么玩意儿,朕也不会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