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主放心。"对于莽古尔泰的这个决定,周遭的将校们脸上均是没有暴露太多不测的神采。
他们大金毕竟不似明廷那般"兵源充沛",即便是颠末这么多年的兼并与扩大,在不考虑那些"汉人包衣"的环境下,他麾下的正蓝旗懦夫满打满算也不过七千余人。
可好景不长,因为努尔哈赤出尔反尔,在布扬古投降以后直接将其缢杀的原因,其弟布尔杭古被编入由女真"太子"代善带领的镶红旗不久,很快便领着麾下的些许死忠,叛变了建州女真,趁夜色回到了叶赫老城。
除此以外,莽古尔泰固然桀骜不驯,常日里皆是以"大金第一懦夫"自居,但内心也清楚本身麾下的正蓝旗即便与二贝勒阿敏率领的镶蓝旗都是有所不敷,遑论被努尔哈赤亲口称之为建国之本的"红黄懦夫"。
"好,做的好。"听得此话,莽古尔泰脸上便是一喜,随即便不由自主的望向远方。
在努尔哈赤带领着建州女真崛起之前,游牧于叶赫河边的叶赫部始终紧紧占有着辽东女真霸主的职位。
大汗努尔哈赤立国以后,便将他们身边的莽古尔泰封为"和硕贝勒",统领正蓝旗。
但是对于野心勃勃的三贝勒莽古尔泰而言,父汗努尔哈赤的这一行动,却让他刹时看到了但愿。
但就在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在古迹般获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后,靠着明廷庇护,苟延残喘多时的叶赫部也终是迎来了没顶之灾。
此地曾为海西女真驻地,自明朝中叶,各部开端南迁后,海西女真逐步分为乌拉部、哈达部、辉发部、叶赫四部,故而又称扈伦四部。
而这个小插曲,也在今后直接导致了代善被努尔哈赤废黜大金太子之位。
至于春秋及军功皆在他其上的二贝勒阿敏,因为出身的原因,天然无缘大金汗位,对于莽古尔泰而言,天然也称不上威胁。
比拟较身后这满目疮痍的叶赫城,远处巍峨敷裕的沈阳城,才是他莽古尔泰将代善取而代之的主疆场。
为此,他必必要抓紧统统机遇"弥补兵源"。
毕竟他们建州女真能够具有现在这般气候,与老汗的"海纳百川"但是密切相干。
他们女真人固然不似孱羸的汉人那般讲究"身份尊卑,长幼有序",但内部一样有着一套森严的端方。
"还请旗主放心,因为运营恰当,儿郎们几近毫发无伤。"闻听莽古尔泰发问,周遭的将校便是满脸镇静的回应道。
日头升起,为其间六合注入了一丝朝气,但辽东凛冽的北风却吹不散氛围中刺鼻的血腥味。
在女真八旗悍不畏死的守势下,叶赫部西城贝勒金台石自焚而死,东城贝勒布扬古及其弟布尔杭古出降,叶赫部臣民被编入建州,努尔哈赤一举处理了困扰其三十余年的亲信大患。
辽东,镇北关。
对此,纵马立于叶赫老城以外的女真三贝勒莽古尔泰脸上没有半点神采,反倒是有些贪婪的吸了吸鼻子,仿佛格外享用这类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代善当真是废料,竟然在眼皮子底下,让这群主子们给跑了.."半晌,身材魁伟的莽古尔泰终是逐步规复了思路,盯着不远处火光冲天的城池,一脸不屑的肃声道。
他如果想在今后介入梦寐以求的"汗位",除了要获得努尔哈赤的支撑以外,还要具有充足服众的军功以及军权。
他们大金以武立国,最为正视军功,大贝勒代善虽是被废黜了"太子"之位,但其手中还是握有镶红及正红两旗人马,军权仅次于老汗努尔哈赤。
"派人将这叶赫老城给本贝勒毁了,投降的青壮及妇孺尽皆正法,只留孩童带回海内。"许是感觉"屠城"有些过分,莽古尔泰俄然拍马扬鞭,朝着身边的将校叮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