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先前袭父之国,故曾立为太子,现拔除太子,将使其专主之僚友、部众,尽行篡夺。
"唔.."见李永芳如此言说,努尔哈赤也是微微眯起了眼睛,脸上闪现出与方才阴狠暴戾截然分歧的通俗模样。
"据主子所知,熊廷弼早在当御史的时候,便与东林党人反面,两边冲突无可化解..."
现在"太子"代善被废,他还要好好想想如何均衡海内权势,代善手中的军权又该如何豆割。
此话一出,人满为患的大殿顿时一阵哗然,很多在方才努尔哈赤废黜代善的过程中都冷眼旁观的"老臣"都面露骇怪之色。
未等李永芳将话说完,努尔哈赤不满的冷哼声便是将其打断,吓得他赶紧 叩首不已,口称大汗息怒。
对于熊廷弼的本领,他可谓是了如指掌,不然也不会常常提到他的时候,便咬牙切齿的将其称之为"熊蛮子"...
只可惜,朝中局势还是扑朔迷离,老火伴周永春自请丁忧的折子也递上去多日,新帝仍然未曾做出回应。
"沈阳的事,如何了?!"
毕竟这李永芳手中但是管着近些年接连投降他们大金的全数"汉军",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个几万人,而李永芳常日里又与皇太极形影不离...
闻声,二贝勒阿敏与三贝勒莽古尔泰先是一愣,随即便是如有若思的看向身边面无神采的四贝勒皇太极。
"此言甚妙.."半晌,努尔哈赤赞美的点了点头,望向李永芳的眼神也温和了些许。
待他今后找准机会,将整天自夸为"大金第一懦夫"的三贝勒莽古尔泰绊倒,他的面前将再无停滞。
这李永芳的"反间计"倒是与提早令蒙古流民混入沈阳城中,终究"里应外合"的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且听上去更加有引诱力..
对于汉人,还得这些"主子们"最故意得。
倒是从小身材肥胖,一贯喜好诡计狡计的皇太极对李永芳另眼相看,常日暗里里走的颇近。
...
"启禀大汗,"在殿中诸臣的谛视下,脑后留有丑恶款项鼠尾的李永芳哆颤抖嗦跪倒在大殿中心,强忍住内心的惊骇,拱手回禀道:"沈阳城熊蛮子看得严,蒙古流民怕是难以混入此中..."
见李永芳竟是"一变态态",上首的努尔哈赤也是一愣,在不动声色的瞧了瞧冷眼旁观的皇太极以后,方才冷冷点头。
<<满文老档>>
这大金的汗位,迟早是他的。
"敢叫大汗晓得,"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李永芳方才断断续续的拱手说道:"现在明廷小天子幼年继位,朝中大权又尽在东林酸儒手中..."
鸦雀无声的大殿中,努尔哈赤毫无豪情的声音如同一记巨锤,狠狠的敲击在在场世人的心头之上。
"行了,退下吧。"又是简朴叮咛了几句,自感精力有些破钞的努尔哈赤便是摆了摆手,屏退殿中诸人。
不过本日倒是能够借助此事,直接敲打一下老八。
如此荒诞的谈吐,的确滑天下之大稽,这王化贞还嫌客岁"萨尔浒之战"的经验不敷深切。
现在此人微言轻的李永芳竟然能绕过他们,直接被父汗委以重担,背后定然是获得了皇太极的支撑。
如果换做旁人,熊廷弼早就上书朝廷,将此等狂悖之徒调离辽东,但恰好这王化贞乃是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对劲弟子,于东林党中的职位不容小觑,就连熊廷弼这位封疆大吏,也不能对其视而不见。
"讲!"
现在老汗已是年过六旬,作为"太子"的代善又被废黜,这无疑为汗国的将来覆盖了一层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