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要不可了,这大明便交给你了。"
"父皇,儿臣.."
御榻另一侧,则是跪着几名年事不一的寺人,不时便低声私语几句,脸上固然也有哀伤之色,但如何瞧都像是决计而为之。
听得此话,朱由校赶快跪倒在地,眼神殷切的盯着随时有能够放手人寰的泰昌天子,而身边的司礼监秉笔寺人王安则是顺势起家,主动搀扶朱常洛起家,斜靠在御榻之上。
也许是其间喧哗声惊扰了殿中人的歇息,本是紧闭的宫门俄然被缓缓推开,从中走出了一名面沉似水的妇人,一脸倨傲的盯着白玉阶下的朝臣们。
乾清宫暖阁内门窗紧闭,氛围中满盈着一股浓烈的中药味以及如有若无的腥臭味,两种味道交叉在一起,竟是让人模糊有些作呕。
"咳咳,是由校到了吗?"
呼。
固然天子彼时的精力状况还算不错,但其枯黄的面色以及陪侍太医不着边沿的话语,躲闪的眼神,均是证明着朱常洛这位即位不敷一月的天子,即将放手人寰。
昔日万历天子行姑息木之前,除了留下遗诏令皇太子朱常洛继位,还专门对"未亡人"郑贵妃做了安排,叮咛朱常洛即位以后,将郑贵妃晋为太后,并于百年以后与本身合葬。
时隔半月不足,大明的天又要变了。
这妇人瞧上去四十余岁,身着得体宫装,虽是沉默不语,但浑身高低倒是披发着一股气势,令人不敢与其对视。
望着面前向本身躬身施礼的朝臣,妇人本来锋利的眼神也是为之恍忽起来,昔日里执掌六宫的光辉光阴,重新于脑海间闪现。
"皇宗子身份高贵,自当秉承大统。"
本日早些时候,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进入乾清宫暖阁探视大明天子。
...
或许是为了欣喜面前的宗子,泰昌天子强忍住身材传来的痛苦,颤颤巍巍的伸出右手,想要抚摩朱由校的脸颊。
...
乾清宫。
"痴儿,本日进学了吗?"
言罢,这妇人便是扭头拜别,从始至终都没有多瞧朱由校一眼。
这乾清宫暖阁虽是人满为患,但真正为朱常洛感到哀伤的不过寥寥,而与其朝夕相处二十余年的老寺人王安,估摸着是最为情深意切之人。
"皇宗子到了.."
闻言,朱由校心中苦涩更甚,谁言天家无亲情,此时他便是真逼真切的感遭到了泰昌天子的舐犊情深。
可谁又能推测,前后不过十余天的工夫,正值丁壮的朱常洛便是一病不起,且身材状况与日俱下,纵使第一时候改换了太医,却也是药石难医,有力回天。
当明天子病重,朱由校作为其宗子,进宫探视足以起到"定海神针"的感化。
"见过殿下.."
望着躺在御榻上面色枯黄的泰昌天子,饶是其心中对此景象早有筹办,但内心还是一软,些许晶莹也是不自发的于眸子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