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甚么时候了,这些人竟然还在胡想着用泼脏水的体例,弹劾较着是天子亲信的封疆大吏?
"此人是多么来源.."
待到"小插曲"结束以后,灵璧侯汤鼎祚便意有所指的低语道,引得身边的勋贵们纷繁点头不已。
见魏国公徐宏基发怒,被其瞋目而视的勋贵便悻悻的缩了缩脖子,不敢与其锋利的眼神对视,但内心却腹诽不已。
"盐政的事,跟前次一样,让盐商们出面想体例。"
瞬息间,各式百般的私语声便在厅堂中响起,本来轻松愉悦的氛围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或许真的如魏国公徐宏基所说,紫禁城中的天子已然盯上他们了。
"我等身负皇恩,焉能里通卖国?!"
他们在场的这些人,祖上皆是为大明建国立下赫赫军功的悍将名帅,但新建伯的祖上倒是文官出身的王阳明,与他们这些人的态度多少有些分歧。
如若这招有效,辽东经略熊廷弼早就不堪其扰,去官回籍了,于朝中根深蒂固的"东林党"也不会落到现在这般地步。
固然如此言说,但这名侯爵脸上还是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惊奇之色,毕竟济宁的位置实在过于险要,只需乘船沿着运河一起南下,最多两三日的工夫,便可兵临南都城下。
"济宁军中权势盘根错节,即使是这新任知州背后有天子的支撑,恐怕也难以如愿整饬行伍。"
"猖獗!"
"本伯讲错.."
"给京师送个信,让那些御史言官们想想体例?"
"漕运那边,也派人跟新建伯通口气.."
姑苏府的织工,那但是出了名的刺头呐。
"为何我等没有收到动静!"
比方那号称诸王最富的成都蜀王,扼守长江南岸的武昌楚王以及明面上便坐拥数千盐引的长沙吉王,每年起码能够在两淮盐场中赢利五十万两以上的白银。
正五品的知州官职固然品秩不显,但济宁自古以来便是漕运重镇,地理位置非常首要,故此朝廷对于济宁知州的任命非常谨慎,偶然还会通过"廷议"决定,乃是典范的位卑权重。
他徐宏基贪财不假,不满天子乾纲专断也不假,但可向来没想过"改朝换代",颠覆朱家江山。
即便昔日"帮助"白莲贼首徐鸿儒,终究目标也不过是为了搀扶信王由检上位。
这徐宏基上一秒,还在跟世人参议如何对抗朝廷,下一秒便摆出一副"忠臣良将"的模样,实在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李三才通敌建奴,身首异处也是死不足辜!"
"天子为何选中了他.."
曾多少时,济宁知州这个位置一向被他们南边勋贵和士绅紧紧握在手中,不容旁人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