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徐允恭也看向朱寿,他也想听听这位皇太孙的意义。

“骗你干吗,但丑话说在前头,我有前提。”朱寿这时当真地说。

徐允恭皱了皱眉,看了看朱棣,仿佛下定了甚么决计,一脸抱愧地哈腰:

“四五千斤一亩,殿下不是开打趣吧?”徐允恭底子不敢信赖这个惊人的数字。

“你还是不信赖我?”朱棣自嘲地笑了笑。

徐允恭不由皱起了眉。

没想到朱棣还真是来拉投资的,只是徐允恭明显不太甘心。

说不信赖也是真的,毕竟明成祖朱棣的名声那么响,本身身为朱标的大儿子,如何能够内心没疙瘩。

想了半天,朱棣咬了咬牙:“行,不就是锦衣卫嘛,我堂堂燕王光亮磊落,问心无愧。”

朱棣一下愣住了,这打算如何这么快就透露了,饭都还没吃呢。

“我出十万两,四叔可别对付了事。”

“不信拉倒。”朱寿也不想多费唇舌解释。

“真的?”朱棣不敢信赖地问。

“嗯,地盘特别肥的话,一亩产四五千斤也不是没能够。”朱寿说亩产时总爱少说点,不是为了逃税,而是大明朝的土质和耕作体例没法和后代比,打个半数还算普通。

只是朱寿的目标,他还猜不透。

但朱寿摇了点头:“锦衣卫将来不但仅是个谍报机构,我如果不信赖四叔,又何必说这么清楚?”

“嗯,父皇让我带头减少藩王报酬,俸禄只剩一半。”朱棣一脸无法,其他亲王都有一万石俸禄,他只要五千,另有一半是用纸币顶的。

朱寿这才点了点头:

短期内涵大明朝建化肥厂不实际,农家肥也得靠百姓本身下地辛苦,还不必然能充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