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山南国:尚巴志[第1页/共3页]

题目又来了,县学扩大了,府学莫非就不需求扩大,府学扩大了,国子监莫非不需求扩大?

吏部官员慌了,这如何行,不考核廉洁,那岂不是赃官横行?

朱允炆点了点头,洪武二十六年的数据诡异的出奇,高耸地冒到了八亿多亩田,然后又回落一半,这个成果失实难解释。

在措置过一番朝政以后,户部尚书夏元吉走了出来,禀告道:“皇上,自建文四年下旨要求清查人丁,重造黄册,公布照身帖、照身牌,现已畴昔两年又七个月,经处所官员、御史、监生等数以万计职员不懈尽力,终完成黄册重造,厘清人丁多寡,地盘多寡。”

朱高炽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册子,摇摆了下对陈继之说:“这内里记录了洪武二十六年统算的数据,在八亿五千万亩地盘里,河南一省就有一亿五千万亩,敢问陈御史,河南至古人丁不过七十多万户,如何耕作一亿五千万亩?一户平常百姓之家都能耕耘两百亩不成?”

洪武二十六年,朝堂清查田亩,合计是85076万亩,可到了建文朝,竟俄然锐减一半,这个成果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夏元吉沉默,户部司的主事朱高炽走了出来,喝道:“洪武二十六年清查出八亿五千万亩,你们也敢信吗?”

陈继之问:“朱主事,你说不成信就不成信吗?可有证据!”

县学要扩大,钱呢……

朱允炆没有说话,只是温馨地看着。

给事中陈继之当即走出来:“皇上,臣弹劾户部办事不力,或存包庇,坦白地盘田亩。”

朱允炆严肃地看着毛泰亨与众官员,厉声说:“朕的意义是,廉洁乃是官员本分,是最根基的品德。若其不廉洁,则直接免除,何必参与考核?朝廷每年开出俸禄无数,不管几品官员,亦或是不入流的吏员,朝廷都给了他们应当给的俸禄,足以养家糊口,足以保有部分残剩。若在这类环境下,还呈现贪污,以身犯险,朝廷又何必用他?”

夏元吉承诺下来。

完整廉洁的官员步队是不存在的,但朝着廉洁步队扶植的尽力是不能懒惰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夸大人丁,田亩,税收,教诲,促使官员鼓励百姓生养,开荒,扫盲等。

夏元吉清了下嗓子,看了一眼手中笏板,大声起:“考虑到黄册编写多没有考虑全面,一些处所上黄册贫乏女子信息,忽略较多,户部为确保数据实在,以户部及处所发行照身帖、照身牌为准,核算了除西疆省外全数人丁,包含农户、军户、匠户等,天下户17583754,口71658439,对比洪武二十六年,增加1430884户,增加6512627口。”

御史等退了归去。

礼部频频伸手要钱,不是因为贪婪,而是教诲就是个无底洞,丢出来十万两,没响声,丢出来一百万两,还是没响声。

此次移民并不是大范围的,只是一省州府县内的活动与再分派,数量不大,间隔不远,户部压力并不大。

朱允炆现在不介怀免除数以百计的官员,国子监涌出来很多可用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正在底层历练,随时都能够拿出来用。

朝堂之上,顿时骚动起来。

“朕说不将廉洁归入考核标准,不是放松对廉洁的考查,而是要给天下官员画一条红线,不廉洁,则免除,按律该如何措置如何措置。洪武年间,贪污则杀,朕不主杀,但朕主罚!辛苦十年二十年穿上了官服,戴上了官帽,不想一朝跌落,就永久记着贪污是一条红线,过了线,则落空统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