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乱世枭雄――清太宗皇太极[第1页/共4页]

皇太极在萨尔浒之战中冲锋陷阵,身先士卒闪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调和胆识,更加遭到其父的正视。而后,皇太极在兼并叶赫部以及攻打沈阳、辽阳的多次战役中屡建功劳,越加令诸王佩服。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以攻打明宁远城得胜郁郁成疾,于八月十一日死于沈阳爱鸡堡。皇太极在众王推举下于玄月一日登上“汗”位宝座,改年号曰“天聪”,成为后金国第二代统治者。

陵寝地点地:沈阳

谥号:文天子

1)、兵锋东指,两征朝鲜

2)、鼎新八旗贝勒共理国政和四大贝勒按月输值、执掌政务的旧制。

灭亡日期及地点:1643年,崇德八年

在位年纪:18

称帝春秋:35

2)、挥军北上,征抚索伦

陵墓称呼:昭陵

3)、雄师西进,三征蒙古

庙号:太宗

在位时候:1627-1643

清太宗,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公元1592-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亲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之女,名孟古姐姐。太祖死,他被推举为汗。在位17年,病死,长年52岁,火化,墓在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

登极日期:天命十一年玄月月朔日

生女:6

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操纵漠南蒙古诸部的冲突,同反对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缔盟,初次亲统雄师打击林丹汗。到敖木伦,获得胜利,俘获11000余人,后乘胜追到兴安岭。四年后,皇太极再次率军远征林丹汗,长途奔袭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林丹汗闻讯,惶恐失措,星夜逃遁。皇太极回军,途中获得明塞外公众数万、牲口10余万。而后,察哈尔部众叛亲离,分崩崩溃。林丹汗逃至青海打草滩,出痘病死。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统军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的担当人、其子额哲率部民千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

皇太极即位后,担当努尔哈赤的遗志,用不到十年的时候,同一了全部东北,担当了明朝在这一地区的全数版图,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将其降服。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成满州(清亡后通称为满族)。第二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年号为“崇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

皇太极平生勤于政事,勇于战阵,诸多军国大事,事必躬亲。他极富开辟精力,既有激烈的民族认识,又主动接收汉族文明,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并仿照明朝官制,建立了封建农奴制,使满族进入封建社会。可谓“上承太祖建国之绪业,下启清朝一统之雄图”的创业之君。

后金天聪7、八年间(1633-1634年),明朝叛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前后帆海来降,大为加强了后金的气力,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又命阿济格等入长城,破昌平,焚天寿山德陵(明熹宗陵),然后绕过北京,直插保定以南,凡克城十二座,俘获人丁牲口十八万。明朝督师张凤翼等皆按兵不敢战,听凭清兵安闲退去。

3)、主动倡导汉族先进文明,肃除满族鄙俗。皇太极固然是满族出身的统治者,却很有政治目光。为适应满族社会生长需求,今文臣达海等人翻译汉文文籍,如,《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以及《孟子》、《三国志》、《通鉴》等书。同时,对其本民族耐久存在的“婚娶则不择族类,父死子妻其母”等鄙俗禁行制止,并且不准娶继母、婶母、弟妇、侄妇以及打消族内通婚征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