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铁趁热[第1页/共2页]

另有谁敢劈面指着天子鼻子骂?

“朕感觉,是不是要立一衙门,专门办理报纸?”赵煦总算是慢吞吞地把这句话说了出来,这也是朝廷和报纸达成和谈,哦不,是赵煦和《京华报》达成和谈的最好时候。赵煦领教过《京华报》的能力了,差点闹得宦海不稳,幸亏赵煦和张正书一起尽力,才总算没有出大乱子。

如果你身上都有屎,就不能怪赵煦动手狠了。不消点手腕,这些文官真的当赵煦是好欺负的?想起高太后、司马光期间,不晓得多少文官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愣是对赵煦说教了好几个时候,赵煦就来气。等他亲政后,也常常被一些文官抓住一点点事情来“劝谏”。

同意的,能够获得保存官职的夸奖;反对的,呵呵,明天大理寺就找上门了。要晓得,赵煦但是握有奏裁重案和诏狱的权力的。也就是说,官员犯案了以后,赵煦能指定朝臣构成临时的特别审判机构“制勘院”停止审理,由他直接定夺。

凡事都要有个度,天子不是那些文官想来换名声就能换名声的。

当即,就有一些保皇派出来发言了:“陛下圣明!”

幸亏赵煦也不是非要治他的罪,而是要完成对张正书的承诺。毕竟一开端是赵煦要求张正书这么做的,固然一向被张正书牵着鼻子走,但赵煦还是感觉报纸有存在的需求。最起码,有了报纸以后那些个赃官就即是多了一个顾忌,赵煦也多了一个反制文官的手腕,今后赵煦看谁不爽,都能够通过对皇城司的表示,操纵报纸来整治他了。

这时候,尚书左仆射章惇仿佛明白了甚么,心中想着:“好战略!先是一阵杀威棒,把统统文官都玩弄在鼓掌之上。然后,再赐与必然的但愿,叫这些文官不至于铤而走险。恩威并施,官家的手腕是愈来愈纯熟了啊!但是,别忘了,这个衙门官家是不成能丢给文官的。或许,还是要皇城司来制衡?”

这但是一顶大帽子,乃是欺君的大罪啊!吓得蔡懋赶紧趴倒在地,连称本身该死。

“陛下心系百姓,仁德圣君也!”

很多官员都竖起了耳朵,都不晓得赵煦的葫芦里卖的是甚么药。

赵煦开端愁眉不展了,“悠长如此,朝野以外充满着谎言,有损我大宋面子……”

领教过报纸的短长,没有官员再敢随便乱喷报纸了,如果乱喷的话,说不定下一个报纸经验的人就是他了。

赵煦早就想整整那些文官了,但又怕影响不好。毕竟堵了言路的话,那就即是坐实了本身“不纳谏”。不纳谏的天子是甚么?那是昏君啊!哪一个天子情愿被人称为昏君的?怕是没有吧,再如何的昏君,都想要一块遮羞布的。谁情愿被史乘记录了这么一个污点?

“诸卿觉得如何?”

要晓得,《京华报》和赵煦就算穿一条裤子的,《京华报》等因而赵煦的传声筒,赵煦会傻到自断臂膀吗?

幸亏蔡懋当即回过神来了,赶紧说道:“回禀陛下,臣只是传闻奏事……”

“好一个传闻奏事!”赵煦冷冷地说道,“传闻奏事,就能随便扯谈了?幸亏朕看到了证据,不然端的叫你蒙骗了朕!”

可不嘛,文武百官里有多少赃官?就算没有赃官,能够也做过一些枉法之事。究竟上,能做到高官重臣的,谁没做过一些不择手腕的事啊!万一被报纸挖了出来,那岂不是官途暗淡了?文武百官都想着,这回怕是要到隆冬了。没想到赵煦又给了他们但愿,直接让这些赃官们喜出望外!

而那些不是赵煦的人,赵煦也不管了,归正他就是这么一句话,谁同意?谁反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